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積極致力于開掘深厚的中華文明底蘊,就解決重大國際問題提出了智慧良方,發(fā)揮了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作用,顯示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充分自信。我們要批判地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按照“洋為中用”原則,立足國際學術前沿,融通國外哲學社會 ...[詳細] 時間:2016-09-01 10:07 標簽:梁玉春哲學社會科學國際話語權理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有沒有中國特色,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主體性、原創(chuàng)性。對于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來說,不唯上、不唯書、不唯古、不唯洋,只唯實的理論自覺和批判精神,是主體性的集中體現。如果沒有這種批判精神,就有可能成為別人思想的附庸。 ...[詳細] 時間:2016-08-31 10:16 標簽:邢云文不忘初心哲學社會科學七一講話馬克思主義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呼喚與之相應的“思想強國”,需要“為天地立心”的意識、能力和責任感,需要承擔與偉大實踐相應的理論創(chuàng)新,需要不斷努力、科學地詮釋中國道路的歷史責任。 ...[詳細] 時間:2016-08-29 15:18 標簽:陳慧平哲學社會科學士以弘道學術
思維側的現象研究、機理研究、規(guī)律研究和應用側的學理性研究、政策性研究、科普性研究,構成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完整的研究邏輯,在不同范圍、不同階段、不同節(jié)點上服務于經濟社會發(fā)展。 ...[詳細] 時間:2016-08-29 14:18 標簽:席恒哲學社會科學服務社會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臨的現實困難和問題需要進一步有效解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要不斷迎接新挑戰(zhàn)、接受新考驗、解決新問題。 ...[詳細] 時間:2016-08-26 10:31 標簽:鄭傳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構建需要學者群體的集體自覺,以中國實踐和中國問題為中心,以中國學者為共同體開展自主性研究。同時也需要在保持高標準與開放性的前提下,推動學術考核、學術發(fā)表與學術支撐體系從西方標準轉向中國標準,為中國學派的形成創(chuàng)造更好的外部條件與學術氛圍。 ...[詳細] 時間:2016-08-26 10:18 標簽:鄢一龍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實踐中國國情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核心問題。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核心要解決好為什么人的問題。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為誰服務,是為少數人的利益服務還是為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服務,是必須搞清楚的原則性、根本性問題。 ...[詳細] 時間:2016-08-19 16:09 標簽:任麗慧哲學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
不忘本來是“根”,吸收外來是“枝”,面向未來是“果”。不論是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不忘本來,還是交流互鑒的吸收外來,都是面向未來的重要依托。相信在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的指導下,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大有可為。 ...[詳細] 時間:2016-08-19 16:08 標簽:高建旺哲學社會科學不忘本來馬克思主義
社會一切領域,從根本上都是以不同方式來解決“需要和供給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的深層底色,蘊含著對現實需要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理論供給關系的關注。 ...[詳細] 時間:2016-08-11 10:04 標簽:韓慶祥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
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是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支撐。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有自身鮮明的特點,是出思想、出觀點的重要群體,在相當程度上能夠影響廣大干部群眾思想、引導社會輿論,這一點在當今的網絡時代尤其突出。 ...[詳細] 時間:2016-08-09 14:35 標簽:陳睿問題導向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素養(yǎng)
哲學社會科學是哲學和社會科學的總稱。作為社會意識,哲學社會科學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而作為思想的力量,哲學社會科學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對社會發(fā)展具有先導作用。哲學社會科學的這種作用,是由其自身特點決定的。哲學社會科學的特點集中表現在它的時代性、預見性和價值性 ...[詳細] 時間:2016-08-05 10:28 標簽:邊立新哲學社會科學思想先導社會進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科學理論,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在理論認知、理論運用和理論創(chuàng)新上保持清醒的理論自覺,有一種自覺的理論責任擔當。 ...[詳細] 時間:2016-08-04 14:17 標簽:陳元中哲學社會科學理論自覺理論自信
哲學社會科學的發(fā)展和繁榮,從來就是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先導或標志。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作為社會價值和時代精神的倡導者、引領者,要發(fā)思想之先聲,首先就要在開拓自身的研究領域中樹立良好的學術道德,以嚴謹的學術作風堅守學術底線,以端正的學風引領世風。 ...[詳細] 時間:2016-08-04 10:14 標簽:鄭權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研究中國特色
近代以來,由于受西方商工文明沖擊,中國人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儒學(盡管在農耕社會非常成功),在遭遇商工文明時一籌莫展。中國人在儒學式微的大背景下先后向西方借來了基督教神學主義(太平天國運動)、社會進化論和改良主義(戊戌變法)、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辛亥革命)等以圖實 ...[詳細] 時間:2016-08-04 09:19 標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哲學社會科學中國故事祝靈君
雖然中華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產生的經濟基礎、社會結構有本質不同,但如何在規(guī)律與價值上處理父子、夫婦、兄弟等親緣關系,個人與家國的社會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等等,仍然是當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研究主題。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堅持古為今用,推動中華文明創(chuàng) ...[詳細] 時間:2016-08-03 13:45 標簽:肖明江哲學社會科學中國特色規(guī)律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chuàng)新,這為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創(chuàng)造、學術繁榮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 ...[詳細] 時間:2016-08-01 14:20 標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自信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包括歷史學界已經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近70年的學術積累,具有對國外學術界的充分了解和把握,具備了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自信和對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自信,歷經一段時間的獨立思考、刻苦鉆研,一定會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一定能使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 ...[詳細] 時間:2016-07-27 10:25 標簽:張海鵬哲學社會科學歷史學中國特色
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過程中,必須牢記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自主性原則,充分發(fā)揚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理論自主性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堅決打破各種理論依附思維,堅定地立足當代中國實際,創(chuàng)建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 ...[詳細] 時間:2016-07-26 10:14 標簽:金民卿理論自主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和發(fā)展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同時,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任務就是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xù)發(fā)展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和總結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是哲學社會科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詳細] 時間:2016-07-20 10:16 標簽:哲學社會科學馮俊科學執(zhí)政協商民主辯證唯物主義
哲學社會科學的終極使命是不斷提升社會成員對社會關系的認識水平和優(yōu)化能力,為提升國民整體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服務。哲學社會科學的任務使命歸根結蒂是為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服務。 ...[詳細] 時間:2016-07-18 11:14 標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國家建設國民素質謝來位政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