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高鐵故障了,罵!航班晚點了,罵!官員腐敗了,罵!……在擁有近5億網民的中國互聯(lián)網上,一打開網頁,劈頭蓋臉的罵聲一片,來勢洶洶。令人驚訝得不能不反思:“國人的脾氣為何如此之大!” ...[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216次 標簽:陳丹青
上世紀赴歐學藝的著名官費生,先有二十年代的徐悲鴻與林風眠,繼之有三十年代的吳作人與呂斯百,到了四十年代,趙無極、熊秉明、吳冠中三位先生,成為二戰(zhàn)之后到1949年之前,民國政府派赴歐洲的最后幾位藝術官費生。 2000年我初到清華美院,被領去拜...[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142次 標簽:陳丹青
陳丹青:魯迅與藝術 ——2010魯迅論壇發(fā)言 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談論魯迅和藝術的關系。我想大約說幾點:其一,是魯迅的偏愛和品位。...[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143次 標簽:陳丹青
誰都明白不再是行政官僚為大學服務,而是大學為行政官僚服務——這樣的大學,真不如沒大學。沒有大學的時代,渴望教育的人們還有營造大學的可能,一旦遍布這樣的“大學”,則當前罄竹難書的偽教育便只剩一項是&ldquo...[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143次 標簽:陳丹青
“過去20年中,西方主流學者對中國做了無數(shù)悲觀的預測,今天這種西方的“中國崩潰論”已經崩潰?,F(xiàn)在國內還有一些人只認同西方模式,他們認為只要你跟西方不一樣,未來就充滿不確定性,甚至是死路一條,我把這種...[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534次 標簽:張維為
中國崛起的步伐令人震撼:1979年以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了18倍,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許多西方人只承認中國經濟改革成功,而不滿意政治改革。 過去二三十年中世界社會主義國家的變革大致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ldq...[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231次 標簽:張維為
眾所周知,由于種種原因,中國的崛起在西方總是很有爭議。過去的20多年里,西方媒體經常把中國描述成一個國家政權與人民對立的國度,政權是壓迫性的,抱住自己的權力不放,而民眾則在異見人士領導下進行著抗爭。一些歐洲人,例如在奧斯陸的一些人,甚至認為中國就是一個放...[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339次 標簽:張維為
一、沒有政治改革怎會有中國今日之崛起? 這個世界變化真快。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們擔心外界的恐懼,不太愿意使用“崛起”這個詞來形容我國的迅速發(fā)展,但外界卻偏偏喜歡使用這個詞。美國媒體檢測機構“全球語言觀察&...[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207次 標簽:張維為
張維為 復旦大學外文系畢業(yè),日內瓦大學國際關系博士,曾為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現(xiàn)為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日內瓦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著有《改造中國:經濟改革及其政治影響》(英文)、《中國觸動全球》等著作。上世紀80年代中期曾擔任鄧小平及其他中國...[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276次 標簽:張維為
幾天前,挪威諾貝爾評審委員會主席亞格蘭在《紐約時報》撰文,還是用“人權標準高于國家主權”的老生常談為自己把和平獎授予劉曉波進行辯護。這就涉及到至少三個問題: 第一,什么是人權標準?在現(xiàn)實政治中,各國的人權標準存有巨大...[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150次 標簽:張維為
有些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是一個“文明國家”,并把中國數(shù)千年的“文明” 看作是中國建立現(xiàn)代國家的包袱,也就是說中國無法形成西方意義上那種具 有現(xiàn)代法律、經濟、國防、教育、政治的“民族國家&rdquo...[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248次 標簽:張維為
1987年10月,東歐和蘇聯(lián)的動蕩已經初現(xiàn),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總書記卡達爾來華訪問,鄧小平與他會晤,向他提出忠告:不要照搬西方的做法;不要照搬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做法;不要丟掉自己制度的優(yōu)越性。我想卡達爾本人是贊成...[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288次 標簽:張維為
中國模式這個概念,海外用的比較多。在海外,中國崛起可以說是一個無處不在的事實。但中國模式有很多缺點,與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的模式比,包括西方國家在發(fā)展中國家推行的模式,中國的總體效果比他們的模式好得多。很多事情往回看會有一種后怕,如果中國當初沒有主心骨,沒有自...[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282次 標簽:張維為
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就像人的一生,主要就是關鍵的幾步。這幾步走對了,一切都會比較順利,前景會比較光明。這幾步走錯了,就會傷筋動骨,甚至全盤皆輸。回頭看一下中國走過的30年,不能說沒有犯錯誤,有些錯誤也不能說不嚴重,但是在最關鍵的幾步上,我們走對了。改革開放從...[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338次 標簽:張維為
2008 年12月7日,我再次來到了印度的最大城市孟買。由于11天前剛發(fā)生了恐怖主義襲擊,來孟買的人銳減,飛機上的座位一半都空著。我過去抵達孟買都在夜間,所以對這個城市沒有什么"空中印象"。這次我特意挑選了一個靠窗的座位,希望從空中一睹這個印度的傳奇城市...[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4 查看:429次 標簽:張維為
我們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一個沉重代價就是環(huán)境的惡化。雖然國際社會公認,從18世紀歐洲工業(yè)革命開始,全球環(huán)境就逐漸惡化,西方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和生活方式對全球氣候變暖負有主要責任,但我們自己過去三十年的高速發(fā)展也造成了很多環(huán)境問題,形勢相當嚴峻,必須認真解決好,因為這...[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3 查看:799次 標簽:張維為
官僚主義產生并寄生于國家權力機關。本來,社會主義國家作為人類歷史上的新型國家,官員實現(xiàn)了由“社會主人”到“社會公仆”的轉變,已經從根本上消除了滋生官僚階層的溫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國家機關就不再有官...[詳細] 時間:2011-09-30 03:23 查看:200次 標簽:許耀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