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從東歐困境看中國模式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張維為:從東歐困境看中國模式

  

1987年10月,東歐和蘇聯的動蕩已經初現,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總書記卡達爾來華訪問,鄧小平與他會晤,向他提出忠告:不要照搬西方的做法;不要照搬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做法;不要丟掉自己制度的優(yōu)越性。我想卡達爾本人是贊成鄧小平的觀點的,但他黨內的同事與他意見迥異,主張在匈牙利進行“徹底的政治改革”,使匈牙利變成“民主社會主義的實驗室”。結果就有了后來的政治和經濟的“兩個激進”療法,即政治上激進轉型,由原來的共產黨體制迅速轉變?yōu)槲鞣绞降亩帱h制;經濟上采用激進的“休克療法”,由原來的計劃經濟迅速地轉向私有化、市場化。

20年過去了,匈牙利的情況怎么樣了呢?2008年,世界知名的GFK公司在匈牙利做了民調,結果是:62%的匈牙利人認為現在的生活不如20年前的卡達爾時期;只有14%的人認為現在是“最幸福的時期”,而60%的人認為卡達爾時期是“最幸福的時期”。

根據歐洲權威民調機構Eurobarameter2008年初公布的調查結果,加入歐盟的6個東歐國家中,人民對政府信任度最高為21%,大部分低于20%,這個調查還是在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前做的。東歐劇變已過去20年,一路走來,很不順利。不能說大部分東歐人都想回到過去那個時代,那個時代也有很多問題,更何況世界上愿意自己國家歷史倒退20年的人恐怕總是少數。但是,如果東歐人民有機會重新選擇變革,大部分人絕不會選擇這種“兩個激進”的變革方法,而會選擇更為溫和理性的改革,因為東歐普通百姓為激進變革付出的代價實在太高。

“兩個激進”的核心是一個夢:只要進行激進的政治和經濟變革,這些國家就能很快成為發(fā)達國家。但結果是政治激進帶來了政治參與爆炸和持續(xù)動蕩混亂,一個新體制從建立到良好運作絕非容易;而“休克療法”則導致了惡性通貨膨脹,有時高達2000%以上,失業(yè)人數劇增,對一些國家的傷害絕不亞于一場浩劫,很多國家一時出現了既無政府干預、又無市場制度的狀況,為一小部分人大肆侵吞國有資產提供了機會,使不少東歐國家的腐敗變得一發(fā)而不可收拾。此外,經過“兩個激進”的變革之后,東歐全都變成了高度依賴西方的經濟體,包括銀行在內的經濟命脈幾乎全被西方公司掌控,這次金融危機使絕大多數東歐國家的境況雪上加霜。

其實,鄧小平當初對卡達爾講的三條意見,就是對中國模式總體思路的一個很好概括: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不放棄自己的優(yōu)勢。在這基礎上大膽探索體制創(chuàng)新,大膽學習和借鑒別人的一切長處,同時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發(fā)展模式。1979年以來,中國的GDP已增加18倍,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8000多億美元外資投資在中國,中國成了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對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2%左右,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提高。美國前財長、著名經濟學家薩默斯做了估算:如果說英國工業(yè)革命期間,一個人的生活水平在自己生命周期里翻了一倍的話,那么在中國當今這場現代化大潮中,一個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在自己的生命周期內可翻7倍。

在應對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機中,中國又展現了強大的宏觀調控能力,使中國經濟率先初步走出了金融危機的陰影,難怪美國金融家索羅斯最近多次感嘆:中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也是這場金融危機的最大受益者。為什么中國能夠成為最大受益者?我認為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國通過自己的大膽探索和試驗,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有效的發(fā)展模式。

這個模式有以下一些特點:

第一,有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不搞本本主義,不斷總結和汲取自己和別人的經驗教訓,推動大膽而又慎重的制度創(chuàng)新。改革措施一般都先在小范圍內試點,成功了再推廣。

第二,有一個具有現代化導向的比較強勢的政府,能夠制定和執(zhí)行符合自己民族長遠利益的戰(zhàn)略和政策。

第三,較好地處理了穩(wěn)定、改革和發(fā)展三者的關系。在堅持穩(wěn)定的前提下,大力推動改革開放和經濟發(fā)展,從而實現了中國近代史上從未有過的長時期的、大跨度的全面發(fā)展。

第四,堅持“民生為大”的理念,集中關注民生,處理人民最迫切的需求,特別是消除貧困,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據聯合國的統(tǒng)計,過去20年中,中國脫貧的人數占世界脫貧人數的70%。

第五,拒絕“休克療法”,推動漸進改革。不是放棄現有的不完善的制度,另起爐灶,而是盡可能利用現有不完善的體制來運作,并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改革這個體制本身,使之為現代化事業(yè)服務。

第六,確立了比較正確的優(yōu)先順序。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續(xù)漸進、分輕重緩急,通過漸進積累而完成改革。

第七,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發(fā)揮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高效,也確保社會主義宏觀整合的長處,同時拒絕市場原教旨主義。

第八,全方位地對外開放,在國際競爭中改進自己,發(fā)展自己,并有選擇地適應外部世界,有選擇地學習別人的經驗,但以我為主,絕不盲從。

中國模式本身還在發(fā)展之中,也衍生出不少問題,有些還相當嚴重,非認真解決不可。例如,貧富差距問題、生態(tài)問題、教育問題、醫(yī)療問題,等等,都引起許多不滿。但是,只要我們頭腦清醒、意志堅定、集思廣益,這些問題最終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甚至可以成為我們下一步發(fā)展的良機。

有人認為,只有靠西方的民主制度,才能解決中國存在的問題,這是一廂情愿。發(fā)展中國家采用蘇聯模式的沒有成功,采用西方模式的也沒有成功,既解決不了腐敗問題,也解決不了現代化問題。以反腐敗為例,從研究腐敗問題的國際組織“透明國際”的歷年報告來看,采用了西方民主制度的發(fā)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如印度、菲律賓、泰國、孟加拉、印度尼西亞、阿根廷、烏克蘭、俄羅斯等,腐敗問題都比較嚴重,更不要說腐敗到骨子里的很多非洲的所謂民主國家了。其實原因并不復雜:在經濟比較落后的國家,腐敗分子可以打著民主的旗幟,通過賄選或民粹主義獲得實權,從而為自己的腐敗找到合法的保護傘。而像俄羅斯和烏克蘭這樣的轉型國家,劇烈的政治動蕩先后導致了一段時間內政府的全面失控和癱瘓,結果腐敗就變得愈演愈烈。

亞洲“四小龍”中,韓國和我國的臺灣地區(qū)在經濟發(fā)展起來之后,也采用了西方的民主模式,但腐敗卻有增無減,其中原因值得深思。倒是沒有采用西方政治模式的新加坡和香港地區(qū)成為亞洲反腐敗最成功的地方,他們的辦法就是建立法治社會、構建令腐敗分子望而生畏的反腐機制,其經驗值得認真借鑒。

從某種意義上,我們也可以說中國模式是一種成長中的模式。也就是說,這個模式雖有缺點,有些還相當嚴重,但它比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的發(fā)展模式要好得多,特別是把中國過去30年的發(fā)展與那些執(zhí)行西方主導的發(fā)展模式的國家相比。西方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在非洲推行了一個所謂“結構調整方案”,大力削減公共開支,結果導致非洲國家經濟和社會危機惡化。俄羅斯推行了“休克療法”,今天被很多俄國人稱為俄羅斯歷史上出現的第三次“浩劫”(前兩次是13世紀蒙古鐵騎的入侵和二次大戰(zhàn)中德國納粹的入侵)。“華盛頓共識”要求發(fā)展中國家,不管條件成熟與否,都推動資本市場自由化,結果引來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后來的阿根廷金融危機,不少國家的經濟倒退20年,美國今天也嘗到了市場原教旨主義帶來的災難?;叵肫饋?,如果中國沒有自己的主心骨,未能堅持自己的發(fā)展道路,后果將不堪設想,今天想起來都有點令人后怕。

中國模式既是政治的,又是經濟的和文化的,也就是說可以從這三個角度中的任何一個角度來探討中國模式,也可以把三者綜合起來進行探討。從政治角度來看,中國模式最大的政治特點就是有一個致力于現代化、致力于改善民生的強勢政府。從經濟角度來看,采用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動了大量的體制改革和創(chuàng)新。比方說,在土地問題上沒有像西方那樣搞完全的私有化,而是把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開,結果卻形成了世界上發(fā)展最快的也是最大的房地產市場,并很快建成了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高速公路網,質量還比美國的好,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的高速鐵路網也將于十年后建成。

從文化角度來看,中國模式所有特點的背后都有中國文化底蘊的支撐。比如,中國人講“和諧中道”,講“國泰民安”,這些價值觀都在中國模式中得到了體現。我們注重民生,把消除貧困放在第一位,這與我們“悠悠萬事,民生為大”的傳統(tǒng)理念有關。再比如,在世界所有文化中,中國人大概是最講整體思維和辯證思維的。中國人認為不能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而是要統(tǒng)籌思考,標本兼治。中國模式中做事情講究輕重緩急、先易后難,背后就是這種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

中國模式是源于中國自己的傳統(tǒng)并汲取百家之長而形成的,也是在大規(guī)模國際互動與競爭的過程中形成的,所以它充滿了生命力和競爭力。中國模式的具體做法在世界上不一定具有普遍意義,但其背后的一些理念,如“實事求是”、“民生為大”、“和諧中道”、“整體思維”等對世界很多國家都會有啟迪,對解決許多世界性的問題都會有幫助。中國模式的底氣來自于中國過去數十年所取得的驚人進步,來自于國人對自己取得成就的自豪和對國家前途的樂觀,也來自于這個模式背后的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底蘊。中國模式在全球的影響力一定會隨著中國的崛起而進一步擴大,并為國際社會解決各種世界性的棘手問題提供新的思維和智慧。

責任編輯:鄭瑜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