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關于學制改革的思想
在學制改革方面,他主張要在天下廣設各級學堂。張之洞在《勸學篇》中主張各省、各道、各府、各州、各縣皆應有學,京師、省會為大學堂,道府為中學堂,州縣為小學堂。“府縣有人文盛物力充者,府能設大學,縣能設中學,尤善。”并且提倡因陋就簡。學校可以利用當?shù)氐臅?、善堂、祠堂、廟宇等場所,然后政府提供一些經(jīng)費,這個是張之洞辦學的一個主張。
他還主張建立工、農(nóng)、兵、學、商各類專科學校。他說“外洋各國學校之制,有專門之學,有公共之學。”專門之學即各類實業(yè)學堂,他主張建立農(nóng)工商學、兵學、礦學、鐵路等學堂。公共之學是什么?是普通教育的學校,包括小學、中學、大學。他說外國的學制很完備,我們要效法這樣的學制。
他還提倡要留學,留學干什么?他說“出洋一年,勝于讀西書五年,……入外國學堂一年,勝于中國學堂三年。”他認為學生到國外學習西方的一些思想、技術,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他把留學教育作為培養(yǎng)各種專門人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留學教育成為他設計的教育框架的重要部分。
(三)關于師范教育
關于師范教育,張之洞曾經(jīng)把師范教育分成了初級和優(yōu)級。師范教育,他在1903年的《學務綱要》當中就提出來了,他說“師范學堂,意在使全國中小學堂各有師資,此為各項學堂之本源,興學人手之第一義。”應“宜首先急辦師范學堂”,尤其培養(yǎng)小學教員的初級師范學堂更應迅速辦理。他就強調(diào)師范教育在整個教育當中的獨立地位。
他認為,“學堂必須有師” 所以“辦理教育,首重師范”。在這種觀念的提倡下,張之洞在辦學實踐當中對師范學堂的建立是非常重視地。在他主持制定的《癸卯學制》中,建立三級師范體系。后來頒發(fā)的《女子師范學堂章程》和《女子小學堂章程》,是我國女子師范教育及女子教育正式列入學制的開端。
我們看,他的改革有很多創(chuàng)新點。張之洞認為師范教育必須要突出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重視教育類和教師技能類課程,這樣才能突出師范性。第二要附設小學堂,讓師范生在小學堂里實習教學生。第三,規(guī)定師范生享受免費待遇,讓人們羨慕。你來學堂學習是免費的,這樣的話大家都愿意做老師,這樣就把老師的地位給抬高了。第四,規(guī)定師范生畢業(yè)后,最低從教年限是六年。這個是張之洞確立的師范教育思想。張之洞的師范教育思想對我國近代師范教育體系的創(chuàng)立有非常大的影響。
(四)論實業(yè)教育
張之洞興辦了實業(yè),他也重視實業(yè)教育。他在《重訂學堂章程折》當中認為:“國民生計,莫要于農(nóng)工商實業(yè);興辦實業(yè)學堂,有百益而無一弊,最宜注重”。實業(yè)學堂非常重要,所以由他主持制定的《學務綱要》中,就規(guī)定速設各項實業(yè)學堂。實業(yè)學堂建立的目的是什么?使全國人民都具有各種謀生的智能和技藝,這樣就達到了富國強民的根本。“意在講求國政民事各種專門之學,為國家儲養(yǎng)任用之人才。”所以這是他辦實業(yè)教育的目的。
所以我們說張之洞在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當中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他的教育改革涉及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比較重要的有師范教育、家庭教育、還有實業(yè)教育等等。武漢人對張之洞是非常懷念的,而我們在教育的歷史上,對這位偉大的教育改革家也是非常敬重的。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根據(jù)宣講家網(wǎng)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