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講一下關于勞務派遣的問題。勞務派遣這一次規(guī)定得比較多,一句話歸納就是承擔連帶責任。明確了一項三方的關系,用工那一方和派遣單位之間是一種民事的商業(yè)交易關系,真正的用人單位就是勞務派遣機構。《勞動合同法》里規(guī)定的關于用人單位所有的義務都應該由勞務派遣機構來承擔。要給大家強調(diào)一點,就是從目前的法條來看,人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它對于勞務派遣是鼓勵的。如規(guī)定勞務派遣單位和派遣工之間至少要簽兩年的合同。兩年之內(nèi)如果派不出去,沒單位、沒工作怎么辦,因為是你的人,因為至少是兩年的固定期限合同,因此即使他沒活干、沒單位做工,你也要發(fā)給他工資,至少要發(fā)最低工資。
然后,派遣義務上要注意一下,勞務派遣單位工錢是不能扣,同時中介費你不能拿。然后還要強調(diào)一個,為什么現(xiàn)在大量的單位愿意用派遣工,愿意把正式工很多的崗位讓出來給派遣工,就是因為差價太大,有的派遣工的工資只是正式工的幾分之一。所以,這種情況之下法條明確了兩個規(guī)定:同工同酬,加入工會。
還必須給大家說一下,關于程序的規(guī)定,勞動合同爭議,包括集體合同爭議,在《勞動合同法》里面出現(xiàn)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勞動爭議程序發(fā)生了質的變化。過去叫仲裁前置,但是在《勞動合同法》第56條和第77條,分別講到集體合同爭議和勞動合同爭議的時候,用了一個什么辦法解決呢?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請注意,這里面用的是一種并列關系,勞動者可以選擇仲裁,也可以選擇直接上法院。這就意味著現(xiàn)在正在進行立法的《勞動爭議的處理條例》里面,立法的基本框架已經(jīng)確定了,就是仲裁不再前置。這是勞動爭議的重大變化。
工會在《勞動合同法》里面的地位和作用
關于工會在《勞動合同法》里面的地位和作用,大體歸納起來有這么幾個方面。
第一,在規(guī)章制度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工會具有怎樣的作用。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共決機制。第二,工會在勞動關系宏觀管理當中通過三方機制來解決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這是中國工會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第三,工會應當幫助指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并與用人單位建立集體協(xié)商機制,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關于這個問題,我說兩點。第一點,工會要不要在勞動合同里面發(fā)揮作用,其實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爭議的。我們在前面說過,勞動者個人與單位是一個個別勞動關系,工會怎么發(fā)揮作用?工會發(fā)揮作用,全球范圍最主要的作用、最核心的位置在什么地方?集體談判領域。因為它不可能做到每一個人的合同介入,最好的辦法是通過談判,把整體的標準放在一個集體的范圍內(nèi)。比如一個企業(yè)、一個行業(yè)、一個地區(qū)整體上提高了,這就是工會的作用。所以,觀察一下市場經(jīng)濟下工會,它的作用是很明顯的,就是它的工作量并不是很大,就是談判、簽合同,然后履行合同,簽完了再接著準備下一輪談判,這就是工會的作用。成立工會主要是在集體合同立法時起作用。
但是,中國的工會很例外。因為中國工會的集體合同覆蓋面很廣,它的效率卻很低。低到什么程度?每年有上百萬份的集體合同,可是,中國自1994年《勞動法》頒布以來,到現(xiàn)在竟然沒有有關集體合同的一件爭議。這就是我們經(jīng)常在學界所說的結論,中國的集體合同是一個沒有什么實質意義的合同。為什么是這樣的呢?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中國集體勞動關系的勞資雙方不成熟,集體合同作用發(fā)揮比較弱,因此,要把它放到個別勞動關系里來,在勞動合同里發(fā)揮作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