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剩余價值和絕對剩余價值[163] [ⅩⅩ—1283]我們上面對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分別作了考察。在資本主義生產(chǎn)中,它們是互相聯(lián)系的。正是在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中顯示出,它們是如何同時出現(xiàn)的:工作日按照社會勞動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使必要勞動時間減少...[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1202次 標簽:
[Ⅲ—109]對(a)的補充?! 〉谝粋€[補充]。納騷·威·西尼耳[56]在他的《關于工廠法對棉紡織業(yè)的影響的書信》(1837年倫敦版)一書中說: “按照現(xiàn)行法律,凡雇用不滿18歲的人的工廠,每天的勞動時間都不得超過11+(1/2)小時,...[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1063次 標簽:
《論馬爾薩斯先生近來提倡的關于需求的性質(zhì)和消費的必要性的原理》(1821年倫敦版)一書,對于薩伊《給馬爾薩斯先生的信》(1820年巴黎和倫敦版第36頁)說道: “這些裝腔作勢的說法大體上就是薩伊先生稱之為自己的學說的東西……他在第36頁上對馬爾薩...[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839次 標簽:
(資本主義生產(chǎn)過程) 一旦貨幣與活勞動能力,同時也與實現(xiàn)這種能力的物的條件(勞動材料和勞動資料)相交換而轉(zhuǎn)化為資本,實際的生產(chǎn)過程就開始進行。這個生產(chǎn)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tǒng)一,正如這一過程的結(jié)果即商品是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統(tǒng)一一樣。...[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2866次 標簽:
資本同貨幣貯藏共同具有無限的自行致富的趨勢。因為剩余價值歸結(jié)為剩余勞動,資本必然具有無限的增加剩余勞動的要求。由于資本對耗費在、物化在工資中的勞動作了支付,資本力求收回最大量的活勞動時間,也就是超出再生產(chǎn)工資即再生產(chǎn)工人本身每天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所需要的勞動...[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1350次 標簽:
如果我們假定,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是10小時,正常剩余勞動是2小時,那么,工人每天的總勞動時間就是12小時。假定資本家現(xiàn)在讓工人在一周六天中每天勞動13小時,即超過正常的或平均的剩余勞動時間1小時。這樣,一周就超出6小時,或者說1/2工作日。這里不能只看到這6...[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600次 標簽:
[Ⅰ—7]我們首先對資本在它能被直接看到的或表現(xiàn)出來的形式上作了考察。但是不難看出,G—W—G這一形式——重新進入流通,在流通中自行保存和增殖的價值的形式——似乎與貨幣、商品、價值以及流通本身的性質(zhì)是完全不相容的。 在流通中,商品時而表現(xiàn)為商品,...[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559次 標簽:
[Ⅰ—A][注:馬克思在第Ⅰ稿本封面的里頁用字母“A”作標志。——編者]注在資本和勞動相交換時,應該把兩個行為區(qū)別開來: ?。?)勞動力的出賣。這是單純的買和賣,是單純的流通關系,這同任何別的買或賣一樣。在考察這種關系時,所購買的商品如何使用或消費...[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1199次 標簽:
[Ⅲ—102]顯然,剩余價值量不僅取決于單個工人超過必要勞動時間完成的剩余勞動,而且同樣取決于資本同時雇用的工人人數(shù),或者說,取決于資本所使用的、并且每天都等于必要勞動時間加剩余勞動時間的同時并存的工作日的數(shù)量。如果必要勞動時間是10小時,剩余勞動是2小時...[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656次 標簽:
相對剩余價值 [Ⅲ—125]我們把迄今為止所考察的剩余價值形式稱為絕對剩余價值,因為它的存在本身,它的增長率,它的任何增加同時就是創(chuàng)造出來的價值(生產(chǎn)出來的價值)的絕對增殖。我們已經(jīng)看到,絕對剩余價值是必要工作日超出其界限而延長的結(jié)果,而它的絕對...[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755次 標簽:
只要存在著一些人不勞動(不直接參加使用價值的生產(chǎn))而生活的社會,那么,很清楚,這個社會的整個上層建筑就把工人的剩余勞動作為生存條件。這些不勞動的人從這種剩余勞動中取得兩種東西:首先是生活的物質(zhì)條件,他們分得賴以和借以維持生活的產(chǎn)品,這些產(chǎn)品是工人超過再生產(chǎn)...[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2293次 標簽:
[資本主義應用機器的前提和后果] [Ⅴ—190]約翰·斯圖亞特·穆勒指出: “值得懷疑的是,一切已有的機械發(fā)明,是否減輕了任何人每天的辛勞?!盵約·斯·穆勒《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兩卷集1848年倫敦版第312頁;第2版(1849年)第314...[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3042次 標簽:
[Ⅰ—15]在G—W—G過程中,當價值(某一價值額)處于流通中時,也就是當它交替地采取商品和貨幣形式時,它必定保存自己并且有所增加。流通不應當只是形式變換,而應當提高價值量,給現(xiàn)有的價值追加新的價值或剩余價值。價值作為資本應當好象是二次冪的價值,是自乘的價...[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1402次 標簽:
絕對剩余價值 [Ⅲ—95]從嚴謹?shù)臄?shù)學的角度來看,這里闡述的觀點也是正確的。因而,用微分計算,假設y=f(x)+C,其中C是不變量。x變?yōu)椋鳎?,不會改變C的值。因為不變量不發(fā)生變化,所以△C=0??梢姡蛔兞康奈⒎质?[49]?! 。?..[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618次 標簽:
說明……………………………………………………………………………Ⅰ—Ⅴ 經(jīng)濟學手稿 ?。?861—1863年) 第一篇 資本的生產(chǎn)過程 第一章 貨幣轉(zhuǎn)化為資本………………………………………...[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650次 標簽:
資本的生產(chǎn)過程[1] 第一章 貨幣轉(zhuǎn)化為資本 ?。ǎ幔恰住?。資本的最一般形式 [Ⅰ—1]貨幣怎樣會成為資本?或者說,貨幣所有者(即商品所有者)怎樣會成為資本家? 首先,我們來考察一下G—W—G這種形式—...[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560次 標簽:
勞動能力作為使用價值,與其他一切商品的使用價值有特殊的區(qū)別。這個區(qū)別首先在于,它作為單純的能力存在于賣者即工人的活的機體中;其次在于,它不同于其他一切使用價值的根本特征是,它的使用價值——它作為使用價值的真正實現(xiàn),即它的消費——是勞動本身,即交換價值的實體...[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985次 標簽:
[ⅠⅤ—149]分工是一種特殊的、有專業(yè)劃分的、進一步發(fā)展的協(xié)作形式,是提高勞動生產(chǎn)力,在較短的勞動時間內(nèi)完成同樣的工作,從而縮短再生產(chǎn)勞動能力所必需的勞動時間和延長剩余勞動時間的有力手段?! 『唵螀f(xié)作是完成同一工作的許多工人的聯(lián)合勞動。分工是生產(chǎn)...[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2116次 標簽:
[Ⅱ—A][注:馬克思在第Ⅱ稿本封面的里頁用字母“A”作標志?!幷咦工人所出賣的是對他的勞動能力的支配,在一定時間內(nèi)的支配。當然,計件工資制會造成一種假象,似乎工人得到了一定的產(chǎn)品份額。但是,這只不過是計量勞動時間的另一種形式:不說你勞動12小時,而...[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1092次 標簽:
只要勞動過程的結(jié)果仍按與勞動過程本身的關系來考察,被看作勞動過程的結(jié)晶,那么,它的不同因素就融合在一種靜止的物中,融合在主觀活動與其物質(zhì)內(nèi)容的結(jié)合中,這種勞動過程的結(jié)果就是產(chǎn)品。然而,從這個產(chǎn)品本身獨立地表現(xiàn)為勞動過程的結(jié)果來考察,它是一定的使用價值。勞動...[詳細] 時間:2011-11-15 10:01 查看:928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