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中的戰(zhàn)略思想(5)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毛澤東詩詞中的戰(zhàn)略思想(5)

——紀念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逝世41周年

五、“人間正道是滄桑”:在周邊國家分裂之時,中國基本統(tǒng)一

1946年國共大戰(zhàn)在即,中國不僅處在新舊交替的十字路口,而且還處在統(tǒng)一還是分裂的十字路口。挑戰(zhàn)不光來自蔣介石,還有當時希望中國在內戰(zhàn)中分裂的對華“友好”的國家。

1946年3月4日,由馬歇爾、張治中、周恩來三人組成的負責國共調停的軍事小組飛抵延安。在與毛澤東交談中,張治中說:“政府改組了,中共中央應該搬到南京去,您也應該住到南京去。”毛澤東回答說:“我們將來當然要到南京去,不過聽說南京熱得很,我怕熱,希望常住在淮陰,開會就到南京。”[66]毛澤東的回答綿里藏針,充滿地緣政治的暗喻。誰都知道,淮陰[67]位于江蘇省中北部,江淮平原東部,北距連云港市130公里,東南距鹽城100公里,西南距江蘇省會南京市180公里,是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的交點,扼水陸交通之要沖,自古乃兵家重地。從淮陰進南京,那是從國民黨手中取天下;而若從延安入住南京,就只能在那里寄人籬下地陪坐天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如果讀過三年后即1949年4月毛澤東寫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就會明白,選擇后者當然不是毛澤東的興趣所在: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澤東在這首詩中既是言情,又在言志;不僅是向蔣介石政權下達的死亡通知書,更是對美蘇欲使中國劃江而治的戰(zhàn)略默契的嚴肅正告。告訴國際上一切想利用中國內戰(zhàn)分裂中國的國際“友人”或敵人們,中國統(tǒng)一勢不可擋,1964年郭沫若在對這首詩評論時說:“就在解放南京戰(zhàn)役的前后,國內外有一些好心的朋友主張中國南北分治,適可而止,不要惹起帝國主義特別是美帝國主義的干涉”[68]。

郭老的話并不是空穴來風。

1945年2月10日,也就是在太平洋戰(zhàn)爭即將結束的前夕,羅斯福和斯大林拉上極不情愿的丘吉爾在雅爾塔會議上背著中國達成了瓜分中國的《雅爾塔協(xié)定》[69],并以出兵東北對日作戰(zhàn)和戰(zhàn)后承認國民黨政權為條件,迫使蔣介石于協(xié)定簽署后半年后即8月14日承認了這一協(xié)定。

這個協(xié)定本質是將中國一分為二,南面是美國的勢力范圍,北面是蘇聯(lián)的勢力范圍。鑒于協(xié)定將要產生的分裂中國的惡劣影響,蘇美雙方一致同意對這個協(xié)定實行保密。直到1945年6月14日,杜魯門才指令赫爾利將這一內容通知蔣介石。在此之前,美方除在場者及羅斯福私人顧問霍普金斯等少數人外,至于國務卿斯退丁紐斯,艾登說:“斯退丁紐斯對這事的詳情根本一無所知,他同首相和我一樣,可說完全蒙在鼓里。”[70]當時“蒙在鼓里”不光是美國國務卿,還且還包括中國國共兩黨的主要領導人。所以后人又稱這個協(xié)定為“雅爾塔秘密協(xié)定”。

可見,1949年4月,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在面臨巨大的國際壓力下果斷做出渡江的決定,其意義對中國命運的影響更是巨大和深遠的。與19世紀60年代美國總統(tǒng)林肯統(tǒng)一國家南北的意義一樣,如果沒有1949年毛澤東頂住巨大的壓力揮師過江的決定,那么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只能限于長江以北,并且最多只能落得東歐那種依附于蘇聯(lián)的地位;同樣,江南的蔣介石的資本主義制度最多也只能成為依附于美國的亞洲版的“拉美”式國家。果真如此,那么,今天中國就是一個任何帝國主義國家都可以耀武揚威地任意出入的國家,今天中國的整體地位必將遠遠地落后于印度。斯大林對此洞若觀火,1945年他告訴前去談判的蔣經國說:“只要你們中國能夠統(tǒng)一,比任何國家的進步都要快。”[71]

分裂中國的關鍵是利用當時中國的內戰(zhàn),使各自都擁有強大武裝的國共兩黨同時并存,使其在內耗中演變?yōu)橐蚤L城或長江為界的南北政權。從這個意義上說,當時美國和蘇聯(lián)在抗戰(zhàn)勝利后力促國共和談的表面下隱藏著南北肢解中國的目的。所以,當斯大林聽到羅斯福說美國“正在進行各種努力以使北方的共產黨人同國民黨實現聯(lián)合”,立即表示“這很好”[72]。

對1927年“四一二”事件記憶猶新的斯大林心里明白這樣的結果將意味著中國再次分裂,而阻止中國“進步”的終極手段,斯大林與美國人一樣明白,那就是肢解中國并使中國政治破碎化,至少使中國政治置于印度議會或俾斯麥之前的德國議會那無休止的“議而不決”的無效行政之中。要實現第一個目標即肢解中國,美蘇需要合作,美國通過約束中國國民黨,蘇聯(lián)通過約束中國共產黨實現中國的不統(tǒng)不合的局面——目前的臺海兩岸這“兩個中心為‘患’”的現狀就是當年美國這一策略的殘存后果。要實現第二個目標,蘇美就需要蔣介石配合,因為蔣介石的政權基礎是官僚買辦,依靠外國資本而不依靠本國人民,這樣的政權統(tǒng)治中國的結果充其量也就是第二個印度——恐怕還不如印度。但不管怎樣,既不能讓中國在抗戰(zhàn)滅亡,又不能讓中國在抗戰(zhàn)后強大,都是美蘇不好意思直言的在中國的目標[73],在這個目標下,斯大林與羅斯福在雅爾塔會議上又開始聯(lián)手。與分割歐洲是德黑蘭會議上斯大林與羅斯福不能明言的目標一樣,分割亞洲也是斯大林和羅斯福不愿言明而又隱藏在雅爾塔談判以及后來的美蘇對華政策之中,卻最終因共產黨打過長江而沒有實現的目標。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在做了上述地緣政治關鍵地域的力量準備后,1949年3月31日,毛澤東和劉少奇、朱德等在接見第四野戰(zhàn)軍師以上干部時傳達了志在必得的信心,他說:

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機構即將土崩瓦解,歸于消滅了。我們三路大軍浩浩蕩蕩就要下江南了,聲勢大得很,氣魄大得很。同志們,下江南去!我們一定要贏得全國的勝利![74]

“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1948年印度和中國都面臨著有外來支持的國家分裂的危險。結果是受著西式“民主”熏陶的尼赫魯接受巴基斯坦、緬甸和斯里蘭卡與印度相分離;而毛澤東則在1949年揮師打過長江,1950年初又一氣拿下西藏。年底又入朝參戰(zhàn)擊退美國人。不同的領袖,不同的結果:現在印度原來的版圖上立著兩顆互為目標的原子彈,而在中國則是統(tǒng)一使用管理的核武器和剛剛飛上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對此,我們應當感謝毛澤東同志,尤其應當感謝毛澤東同志頂著巨大壓力帶領全黨為中華民族做出的“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決策。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歷史的變化是無情的,在不同的領袖手中,歷史可以向好的方面轉化,也可以向不好的方面轉化。1949年4月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在面臨巨大壓力下果斷作出渡江的決策對亞洲繼而世界命運的影響是積極和深遠的。1949年中國的統(tǒng)一又使亞洲——較之歐洲而言——從歐洲式對稱型破碎的地緣政治劣勢轉為以中國為主體板塊的地緣政治優(yōu)勢。中國在亞洲的主體國家地理板塊,使亞洲有了穩(wěn)定的地緣政治條件,這又反過來加強了世界和平的保障力量。正是亞洲擁有了中國這樣一個巨大而統(tǒng)一的亞洲主體板塊,才使歐洲、美國,乃至當時的蘇聯(lián)失去了隨心所欲支配亞洲事務的條件并為亞洲獨立的意識提供了政治根基;有了中國這個主體板塊的地緣政治根基,中國周邊國家才有可以向美國討價還價的條件,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國家在美國的眼中才有了“亞太”而不僅僅是“遠東”的概念。

對于當時所謂“劃江而治”輿論,毛澤東更是明察秋毫。據時任中國民主促進會領導人的雷潔瓊先生回憶,1948年12月,她在西柏坡曾當面問毛澤東:“美國和蘇聯(lián)都贊同中國‘劃江而治’﹐在國際和國內有不少擁護者﹐您怎么看這個問題﹖怎樣看‘劃江而治’的社會基礎﹖”據雷老回憶:

毛澤東笑了,笑聲很爽朗,很感染人。毛澤東說,美國和蘇聯(lián)立場雖然不同,但在這個問題上都是站在他們各自的利益上給我們增加壓力,用軍事實力、政治實力形成了一種國際國內輿論,一種暫時性表面化的社會基礎。這就是從表面上看、暫時性看問題,不顧一切代價追求“和平”,而不管這種和平能不能長久。決定國家大事,應該從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考慮問題。為了一個統(tǒng)一的新中國,我們中國共產黨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放棄暫時抓長遠,將革命進行到底。如果不是這樣,搞什么劃江而治,將后患無窮。在中國歷史上每一次分裂,再次統(tǒng)一都要很長時間,人民會付出好多倍的代價!事關舉國長遠大計,我們共產黨一定要站在人民的立場,看得遠一點,不受其他國家的影響。[75]

后來毛澤東對斯大林在對華政策上的“小九九”作了深刻的總結式的批評。1958年7月22日,毛澤東對蘇聯(lián)駐華大使尤金說“斯大林在最緊要的關頭,不讓我們革命,反對我們革命。在這一點上,他犯了很大的錯誤”;“第三國際都解散了”,斯大林“還下命令,說你們不與蔣介石講和、打內戰(zhàn)的話,中華民族有滅亡的危險。然而我們并沒有滅亡”[76]。

被美國推舉出來替代蔣介石的“穩(wěn)健派”李宗仁主張與江北的共產黨“和談”,其要害在變相落實“雅爾塔秘密協(xié)定”,置中國于事實上的“南北朝”形勢之中,果真如此,今天的“臺海兩岸”分離狀態(tài)就會變成“長江兩岸”的分裂狀態(tài),中華民族由此也就墜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關于此,李宗仁本人后來在其回憶錄中也作了深深的悔罪。他說:

但在今天回顧那時的情況,我不禁不寒而栗了。我今天感到慶幸的是:當年與我打交道的美國方面的領袖人物都是一些沒有經驗的人。這些人在現狀不變的局勢下指導世界事務是能干的,但處理起嚴重的國際危機時,則肯定是無能為力。如果他們要像約瑟夫·斯大林那樣冷酷和精明,像他一樣善于抓住時機,中國肯定是會完了。如果美國人全力支持我,使我得以沿長江和毛澤東劃分中國,中國就會陷入像今天的朝鮮、德國、老撾和越南同樣悲慘的局面了。南部政府靠美國生存,而北部政府也只能仰蘇聯(lián)鼻息,除各樹一幟,互相殘殺外,二者都無法求得真正之獨立。又因中國是六億人的大國,這樣一來,她就會陷于比前面提到過的三個小國家更為深重的痛苦之中,而民族所受的創(chuàng)傷則恐怕幾代人也無法治好了。如果這種事情真的發(fā)生了,在我們敬愛祖國的未來歷史上,我會成為什么樣的罪人呢?[77]

讀到這段文字,令人心酸。當年滿口“公開透明”和代表“改革運動”力量的李宗仁,這時才知道說大話容易而落實大話卻是何等之難;不僅如此,空話有時還會給民族造成難以承受的災難。同時,我們中國人應為有毛澤東這樣的領袖而感到幸運,我們應對毛澤東那一代共產黨人表示永遠的敬意。

歷史真就是此一時,彼一時。就在印度、越南、朝鮮等周邊國家大面積出現國家分裂的時候,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獲得基本統(tǒng)一。中國統(tǒng)一讓朝鮮領導人認識到分裂國家的錯誤并于次年試圖挽回時,為時已晚:1950年6月,美國率領聯(lián)合國軍進入朝鮮半島,擊退了南下進入韓國的朝鮮軍隊。

責任編輯:蔡暢校對:劉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