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一下太虛幻境的故事,太虛幻境是寶玉做夢,夢到的一個地方。在夢中,寶玉碰到了一個美麗的仙姑,警幻仙姑,警幻仙姑帶著寶玉游覽了一些屋子,屋子里頭有一些冊子,這些冊子里頭記載著普天下女子過去未來的命運,然后又給他演出了十二支曲子。后來,警幻仙姑指引他跟一個小名叫可卿的仙女云雨溫存。到了第二天,寶玉跟可卿攜手游玩,卻來到了一個叫迷津渡口的地方,這個河里就突然有很多鬼怪伸出手來要來抓寶玉,寶玉就嚇得失聲叫喚,在夢中叫出聲來,就被他的眾奶媽、丫鬟喚醒。大概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在這一回故事里面涉及到群釵的判詞,就是十二金釵的命運,這基本上規(guī)定了《紅樓夢》的走向。
太虛幻境本身是一個非現實的夢幻世界,它不像現實一樣,在現實中人要遵守禮法,而在太虛幻境當中直接以情為本。這個以情為本的世界是一個非常美的世界,是一個純美、極美的世界,也就是說它是一個理想世界,而這個理想世界呢,它不存在于真實世界當中。所以,太虛只存在于幻境當中,它可以在轉瞬之間就變出許多夜叉鬼怪,它不是一個實體,而是一種幻境,就像它門前的對聯(lián)所揭示的,叫“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同時,這個也就意味著情和美對于《紅樓夢》來說,它有一種虛幻性、不確定性、不可把捉性。具體來看,太虛幻境是在人世之外的一個理想之境,它是非常美的,書中描寫是,但見朱欄白石,綠樹清溪,真是人跡希逢,飛塵不到,但見珠簾繡幕,畫棟雕梁,說不盡那光搖朱戶金鋪地,雪照瓊窗玉作宮。這個地方不但地方美,而且人物也美,我們可以注意一下,書中用了一篇賦,來描述警幻仙姑的美,而以賦來描述人物形象,這在《紅樓夢》當中是唯一的一處。我們看其他的,描寫王熙鳳,描寫賈寶玉,都是寫得非常具體,穿什么,戴什么,穿什么樣子的衣服,戴什么樣的首飾,用什么樣的質地,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唯獨警幻仙姑這個形象,是描述人物字數最長的,但是它沒有一句寫到,她具體穿什么衣服,具體戴什么首飾,具體衣服什么質地,只是用了一些比喻,用春梅、秋菊、松生空谷、霞映澄塘等詞來形容她。在作者心目中,美貌如仙的女孩好像沒有特別具體的形象,無法形容,只有一個詞叫美如天仙。進一步說,之所以用了大量的自然事物來描述警幻仙姑的美,就表明她跟自然是一體的。
寶玉在太虛幻境當中遇到了一群非常美麗的仙女,警幻仙姑用各種仙樹、瓊花精髓制成的仙香、仙茶、美酒來招待他。這個香被稱為群芳髓;這個茶被稱為千紅一窟,因為它是吸取鮮花靈葉上的露珠而烹飪出來的;這個酒被稱為萬艷同杯。從字面上看呢,太虛幻境里面焚的香,它是各種樹木植物的精髓,所以稱為群芳髓,它的茶是鮮花靈葉上的露珠,所以稱為千紅一窟,那么它的酒是百花之蕊、萬木之汁加上麟髓之醅、鳳乳之軀,也就是集大自然精華于一體。太虛幻境當中無論是人還是物,都是集天地之精華所凝成的,所以它是本體,它是現實世界的本體。
另一方面,太虛幻境雖然美,雖然是情之本體,它又是虛又是幻,只能存在于虛幻當中。在警幻仙姑剛剛出場的時候,在她唱的歌里已經談到了,她唱到“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而太虛幻境里的群芳髓,一方面它是萬物的精髓,另一方面它是群芳的淚水。千紅一窟,就是千紅一哭也。萬艷同杯,就是萬艷同悲,萬艷一起悲傷。千紅一哭、萬艷同悲,它不僅僅預示著大觀園眾女兒的悲劇命運,更意味著《紅樓夢》本身所倡導、渴望、追求的“情本體”的悲劇。
情作為本體,一方面它是我們追求的,是我們萬般珍惜的,但是另外一方面呢,它又是變幻不定、極難把捉的。那么《紅樓夢》作為 “情本體”作品的集大成者,太虛幻境是“情本體”的直接呈現。
三、寶玉形象:“情”的現實表象與生命體認
《紅樓夢》的主干是一個家族的興衰,是家族里邊眾多人物的悲歡離合,命運的曲折起伏?!都t樓夢》的核心當然是賈寶玉,所謂賈寶玉者,真石頭也。賈寶玉就是情的化身,情的體現,警幻仙子說寶玉的天分中有一段癡情,而且警幻稱寶玉是古今第一淫人,也就是古今第一有情人。在曹雪芹筆下,這里的“淫”指的是意淫,而不是所謂的“皮膚淫濫”。這里的“淫”更看重一種心靈、精神、情感的契合。
寶玉是古今天下第一有情人,前人對這個問題也有論述,清代的姚燮在讀《紅樓夢》的綱領中,他就講到寶玉跟園中諸姐妹的情緣,他說寶玉對每一個人都有一段情分,寶釵、黛玉、晴雯、襲人這就不用說了,然后其他的,湘云、妙玉、惜春,包括金釧、鶯兒這些丫鬟,寶玉和她們也各自都有一段情分。我感覺這個總結很細致,而且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未免流于瑣碎,不太容易把握。我認為,寶玉從思想上來看,他作為情的體現,最主要的是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是他跟黛玉之間的生死愛情;第二個是他身上表現出來的萬物有靈的思想和生命意識;第三個是他的一種普遍的人道關懷。
當然,寶玉跟黛玉的生死愛情是最重要的方面,我們留到一會兒再說,我們首先看看寶玉的人道關懷和生命意識。在《紅樓夢》的很多人物眼中,尤其是在一些無知的丫鬟、婆子的眼中,寶玉總是顯得有些呆氣,有些傻氣。例如,第三十五回寫傅家兩個婆子在場看到的情景,出來議論道:“怪道有人說他家寶玉是外像好,里頭糊涂……他自己燙了手,倒問人疼不疼,這可不是呆子?”還借大觀園婆子之口,說寶玉“時常沒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河里看見了魚,就和魚說話;見了星星月亮,不是長吁短嘆,就是咕咕噥噥的,而且一點剛性都沒有,連那些毛丫頭的氣都受了,愛惜東西,連個線頭都是好的,糟蹋起來,哪怕值千值萬的都不管了……”。那么,這里就是通過這兩個婆子的口,說寶玉確實有些呆、有些傻,但是在我們看來,這正體現了賈寶玉平等待物的一種普遍的人道關懷和生命意識,表現了他的一種先決者的品質。
自己燙了手問別人疼不疼,這個故事在第三十五回。有個丫鬟叫玉釧,玉釧是金釧的妹妹。金釧是王夫人的一個丫鬟,金釧因為跟寶玉說笑,被王夫人發(fā)現了,然后被王夫人扇了一個耳光,而且趕出了賈府,不要她做丫頭了,金釧羞憤之下就投井自殺了。玉釧作為金釧的妹妹,對寶玉始終有一股怨氣。作為寶玉來說呢,他對金釧之死是非常非常地內疚,心中非常地悲傷,在王熙鳳過生日那天,他還找了一個借口偷偷溜出去,給金釧上了一個祭。那么,對于金釧的妹妹,寶玉是想盡辦法來彌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