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舉世矚目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了。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展現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智慧和勇氣,是2020年前中國深化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在這張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中,財稅體制改革占據了顯要的位置?!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鄭重提出,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yōu)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tǒng)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wěn)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fā)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財稅體制改革,將沿著“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三條路徑漸次推進。
財稅體制改革,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它與所有社會成員密切相關,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諸多難題的破解,也幾乎都以財稅體制改革的全面深化為前提。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把它和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相對接,指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其重要性大大提升。本輪財稅體制改革,將是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的又一歷史性里程碑。
最關注財稅體制改革、最明白其重要含義的無疑是各級地方政府,因為財稅體制改革將撬動地方財政“錢袋子”,使之從收入、支出、監(jiān)管等各方面均發(fā)生顯著變化。對于目前地方財政面臨的諸多深層次問題,如財權與事權不統(tǒng)一、土地財政過度膨脹、預算不夠公開透明等等,本輪財稅體制改革都將拿起“手術刀”,直剖病灶予以解決。社會公眾也有充分理由關注財稅體制改革,因為它不僅涉及居民稅負等民生項目的調整,其總目標——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fā)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也將帶來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已上路出發(fā)。當前,地方政府財政在收入、支出、監(jiān)管方面存在哪些體制機制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的改革方案又將怎樣改善、重塑地方政府財政狀況?地方領導干部對改革有何期盼,對貫徹完善改革方案有何建議?半月談記者深入全國各地,調研地方財政“錢袋子”現狀,聚焦地方財政即將發(fā)生的巨大變革,著力展現基層視野中的財稅體制改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