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觀的傳播活動,幫助了一批先進分子確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也為正在醞釀成立的中國共產(chǎn)黨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論準備。像毛澤東第二次北京之行讀過的幾本書,就包含了對唯物史觀基本觀點的了解和掌握。...[詳細] 時間:2018-02-01 11:29 查看:1361次 標簽:馬克思主義共產(chǎn)主義唯物史觀
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由理論到現(xiàn)實的飛躍,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十月革命的勝利,不僅為20世紀上半葉世界范圍內(nèi)的社會主義革命作了榜樣,而且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推向新的發(fā)展階段。...[詳細] 時間:2018-02-01 11:00 查看:9035次 標簽: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列寧
從理論上分析,十月革命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列寧認為,十月革命發(fā)生在俄國,必然帶有俄國特點,具有特殊性,但是,十月革命是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學說的基本原理在俄國的應用,它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道路都具有國際意義和時代特征,體現(xiàn)了世界歷史的普遍性。...[詳細] 時間:2018-01-29 16:09 查看:1984次 標簽:十月革命中國道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的先進分子從巴黎和會的實際教訓中,進一步認識到帝國主義列強聯(lián)合壓迫中國人民的實質(zhì)。...[詳細] 時間:2018-01-29 15:25 查看:4301次 標簽: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共產(chǎn)主義思想
青年毛澤東對十月革命的認識,濃縮了中國先進分子認識、接受十月革命道路和馬克思主義的艱辛歷程,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緣起和發(fā)生邏輯。...[詳細] 時間:2018-01-29 13:54 查看:1037次 標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十月革命毛澤東
縱觀青年毛澤東接受社會主義思想的軌跡,不難看出,其實他有第一代共產(chǎn)主義者的共同或相似的經(jīng)歷。他的每個重要思想發(fā)展過程都是隨著社會的大變動而發(fā)展的,而且每一個發(fā)展過程都經(jīng)歷了艱辛的求索,才終于找到了救治中國的“對癥藥方”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詳細] 時間:2018-01-29 13:51 查看:872次 標簽: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毛澤東
1917年3月列寧在從西方回國前夕撰寫的有關文章中提出,俄國作為一個落后的國家,不能立即直接展開社會主義革命,但俄國無產(chǎn)階級可以使民主革命具有巨大的規(guī)模,使俄國革命成為全歐洲及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序幕”,使西方的無產(chǎn)階級起來同資本主義決戰(zhàn)。...[詳細] 時間:2018-01-29 13:41 查看:5097次 標簽: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列寧
馬克思列寧主義是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科學世界觀和行動指南,是我們的老祖宗,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定不移的堅持。...[詳細] 時間:2018-01-29 13:25 查看:1132次 標簽:十月革命共產(chǎn)黨宣言馬克思列寧主義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明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在此時刻,認真總結十月革命的經(jīng)驗,結合汲取蘇聯(lián)亡黨亡國的教訓,對于加強我們黨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對于我們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詳細] 時間:2016-09-13 10:10 標簽:李慎明十月革命列寧社會主義
今年是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是蘇聯(lián)和蘇共消亡25周年;明年是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在此時刻,認真總結十月革命的經(jīng)驗,結合汲取蘇聯(lián)亡黨亡國的教訓,對于加強我黨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應當不無裨益。...[詳細] 時間:2016-06-15 08:57 標簽:李慎明十月革命建黨95周年社會主義
習近平同志指出:“道路決定命運”,“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yè)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黨的十八大精神,說一千道一萬,歸結為一點,就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詳細] 時間:2016-06-13 10:55 標簽:于沛十月革命三個自信十八大
在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中國資產(chǎn)階級民族民主革命出現(xiàn)一個新的遠為壯大的陣營。一場新的人民大革命的興起已不可避免。這場革命以1919年5月爆發(fā)的五四運動為起點。...[詳細] 時間:2016-06-06 14:56 標簽: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所帶來的思想解放,使得馬克思主義自身的優(yōu)越性、先進性和革命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迅速得到認可。新文化運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更是一場啟蒙運動。啟蒙的意義在于破除蒙昧,實現(xiàn)理性的回歸。五四運動作為一場思想運動,最大的意義在于,其破除幾千年來封建思想的桎...[詳細] 時間:2016-06-06 14:19 標簽:單耀軍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五四運動
五四前后,由于馬克思主義具有其他“主義”所沒有的獨特思想力量,這時候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又暴露了自己的種種缺陷,再加上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實踐的失敗,這使中國先進分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詳細] 時間:2016-06-06 14:13 標簽:王剛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力量
五四運動后的一個重要變化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開始成為中國先進思想界的主流。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把它稱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詳細] 時間:2016-06-06 14:10 標簽: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新文化運動新青年
五四運動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起點,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形成毛澤東思想這一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成果。這應當是我們今天乃至以后紀念的價值所在。...[詳細] 時間:2016-06-06 11:32 標簽:鐘雪生五四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反帝反封建
李大釗是熱情歌頌和宣傳俄國十月革命偉大意義的第一人。他在1918年所寫的幾篇論文中,即已開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十月革命的原因。他說:“原來這回戰(zhàn)爭的真因,乃在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國家的界限以內(nèi),不能涵容他的生產(chǎn)力,所以資本家的政府想靠著大戰(zhàn),把...[詳細] 時間:2016-06-06 11:28 標簽:彭明
陳獨秀任主編的《新青年》雜志原是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漸成為五四運動之號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陣地。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到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之前,《新青年》刊載的關于馬克思主義、關于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工人運動的文章多達130余篇。創(chuàng)辦于19...[詳細] 時間:2016-06-06 11:25 標簽:巴志鵬陳獨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青年
毛澤東對一九二〇年《中國共產(chǎn)黨宣言》的批注。...[詳細] 時間:2015-12-22 12:50 標簽:毛澤東《中國共產(chǎn)黨宣言》批注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當時的啟蒙思想家們對戊戌維新的失敗和辛亥革命的流產(chǎn)進行過思考,認為少數(shù)先覺者的救國斗爭之所以成效甚少,中國國民對之“若觀對岸之火,熟視無所容心”是根本原因。...[詳細] 時間:2015-05-22 17:06 標簽:謝毅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