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方的哲人不同,中國歷代的先哲考慮最多的不是政體,或政治體制的形式,而是“政道”,即為政之道、治國理政之道,或更具體地說,是治國的理念、治國的方式。在《論語·顏淵》里孔子說:“政者,正也。”...[詳細] 時間:2012-02-28 08:43 查看:276次 標簽:政道政體還是王紹光
人才是科學發(fā)展第一資源,黨和政府的領導干部是社會管理人才的核心組成部分。年輕領導干部擁有新一代年輕人蓬勃的朝氣,敢闖敢為的勇氣,創(chuàng)新的思路,先進的知識技能,這些都能為社會管理和黨的建設帶來活力和動力。要推動中國社會的前進,引領中華民族的復興,年輕化的領導...[詳細] 時間:2012-02-28 08:43 查看:501次 標簽:理性干部年輕化王輝耀
數(shù)額龐大的地方債,終于到了難以為繼的時候——據(jù)《經濟觀察報》18日報道,部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項目有望獲得再融資、分期還貸和延長貸款期限的政策。 其實,類似信號早于2011年10月即已釋放,其時銀監(jiān)會副主席周慕冰在參加...[詳細] 時間:2012-02-28 08:43 查看:243次 標簽:地方債楊國英
人民幣貶值預期會短期遏制人民幣國際化趨勢。長期而言,人民幣依然是全球最強勢貨幣之一,依然會維持升值態(tài)勢,而這一態(tài)勢依賴于實體經濟基礎的不斷穩(wěn)固。 ...[詳細] 時間:2012-02-27 09:10 查看:603次 標簽:人民幣國際化向松祚
中國如今是歐美各種新理論的試驗場,用這些理論討論現(xiàn)代中國的形成,現(xiàn)代思想的興起,很時髦很吸引人,不過,抽象理論上的邏輯演繹,既與歷史環(huán)境無關,又缺乏史料支持。 ...[詳細] 時間:2012-02-27 09:06 查看:930次 標簽:葛兆光疆域亞洲中國歷史
參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在西三樓展廳看到了一張朱德2萬余元的存款單,這是他老人家參加革命50余年的全部積蓄。朱德逝世后,康克清按照他的生前遺囑,將這筆存款作為他最后一次黨費全部交給了組織。這件事情令筆者對朱德倍感欽佩之余,不禁追問:“這筆...[詳細] 時間:2012-02-27 09:06 查看:474次 標簽:黨費朱德鄧雪峰
互聯(lián)網開辟了輿論的新領域,而且是一個影響越來越大的領域。就傳統(tǒng)媒體與互聯(lián)網比較而言,現(xiàn)在恐怕不能籠統(tǒng)地說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就是主角,互聯(lián)網就是配角。對于許多人來說,特別是作為網絡活躍分子的大多數(shù)年輕人,互聯(lián)網是主要的信息來源。傳統(tǒng)媒體的式微已經不是端...[詳細] 時間:2012-02-27 09:06 查看:335次 標簽:領袖群體意見網絡陶文昭
世紀的儒學,首先理應可以為人類現(xiàn)在的文明、為哲學思想家提供精神資源。進一步要問,它能否對西方文化的沖擊有創(chuàng)見性的回應?不過,如果只是有創(chuàng)見性的回應,而內部沒有進一步發(fā)展或轉化,力度還是...[詳細] 時間:2012-02-27 09:06 查看:806次 標簽:杜維明儒學世紀
眼下,美國和歐盟正焦慮地關注印度:自西方對伊朗實施拒購其石油的制裁以來,印度非但沒有減少從伊朗進口,相反,不久前還大幅提升,現(xiàn)以每天從伊朗進口55萬桶居世界第一。數(shù)天前在新德里發(fā)生的針對以色列外交官的爆炸事件,更是把印度推到風口浪尖。印度國內正在...[詳細] 時間:2012-02-27 08:58 查看:174次 標簽:伊朗印度毛四維
“看待我國的經濟增長不能光看是7%、8%還是9%,而要看這個增速依靠的是什么,以及增長過程中內部結構是否合理”,臨近歲末,《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就中國經濟、城鎮(zhèn)化...[詳細] 時間:2012-02-27 08:58 查看:650次 標簽:陳錫文中國經營農業(yè)
不久前美國宣稱,其對外戰(zhàn)略作了重要調整,重點向東轉移,引起世人密切關注。關于這次調整,有各種不同的提法,如何才能確切地表達呢?為此需要對幾個概念進行辨析。 是“重心”還是“重點”?戰(zhàn)略...[詳細] 時間:2012-02-24 16:48 查看:134次 標簽:東移美國 裴遠穎
本版2月20日《短工化漸成年輕人務工新...[詳細] 時間:2012-02-24 16:48 查看:135次 標簽:農民工 安家
文章摘自《蔣介石與汪精衛(wèi)》 國民黨的三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開過之后,到南京開四屆一中全時,胡漢民在廣州,汪精衛(wèi)在上海,均稱病不出席...[詳細] 時間:2012-02-24 16:48 查看:411次 標簽:汪精衛(wèi)蔣介石 陳瑞云
義務教育是誰的義務?今天這是一個指向十分明確的問題,而在10年前它還諱莫如深,是一個觸人心痛的話題,因為那時的義務教育基本上是家...[詳細] 時間:2012-02-24 16:48 查看:475次 標簽:農村 南關前
充沛的勞動力資源造就了中國經濟30多年的一路高歌,劉易斯拐點的悄然到來卻讓這種增長模式變得難以為繼。隨著人口紅利的窗口關閉、勞動...[詳細] 時間:2012-02-24 16:48 查看:320次 標簽:高校擴招蔡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