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報告> 文稿> 黨建> 正文

王英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紅船初心到民族復興(8)

二、乘風破浪,實現(xiàn)民族復興

我們黨的使命和目標是實現(xiàn)民族的偉大復興?;剡^頭來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制定的救國、興國、強國政治路線一直都貫穿著“民族復興”這樣一條主線。包括我們今天講的初心和使命,一直都一以貫之。為什么?這還得從我們黨的根本大法《黨章》說起。

《黨章》中寫道:“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那我們自然得為人民謀幸福。后半句是“同時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所以我們要為民族謀復興。在第一部分我們談了為人民謀幸福的問題,那么在第二大部分,我們就聚焦復興使命,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維度出發(fā),來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為什么說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我們先來看一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提法是從哪兒來的?這個提法并不是一直都有的,它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黨的十三大報告中,此前一直沿用的說法是孫中山先生在1894年提出的“振興中華”。那么為什么黨的十三大要把“振興”調整為“復興”?因為“復興”的表述比“振興”更為準確,更加符合我們國家歷史發(fā)展的實際。我們中國曾經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偉大文明,曾長期走在世界歷史的前列。只不過近代鴉片戰(zhàn)爭之后,我們有一些落伍了。“復興”的提法意味著我們中國應該恢復到曾經的歷史影響和國際地位上去,不止要滿足于本國本民族的振興,還要像漢唐時候那樣對世界的發(fā)展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了他上任后的第一個重大思想,他用“中國夢”三個字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yè)進行了形象、生動的表達。這三個字將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昨天的苦難,今天的奮斗,明天的美好串聯(lián)在一起,作為一個最大公約數,深入人心。

追根溯源,孫中山先生在提出“振興中華”時并沒有提出什么長期規(guī)劃。一百多年前,在一本叫《建國方略》的書中,孫中山為中國未來的發(fā)展描繪了這樣的一個愿景:要修建一個十六萬公里的鐵路、一百六十萬公里的公路,開鑿并整修全國水道和運河,建設三個世界級大港,要發(fā)展內河交通和水利、要發(fā)展電影事業(yè)......以上這些就是孫中山當時設想的,已經發(fā)奮為雄的中國要達到的指標。百年之后,這個藍圖早就已經實現(xiàn),事實上,中華民族如今創(chuàng)造的許多成就遠遠超出了孫中山當年的預想。

我們可以來對比一下孫中山提出的這個比較宏觀的指標和新時代微觀角度下,即現(xiàn)在中國每分鐘能完成多少事。比如復興號一分鐘能跑5833米,掃碼支付平均每分鐘有3.79億。其實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對于我們民族的歷史來說只是彈指一揮間。稍一思考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正是我們黨九十八年的奮斗歷程,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整個民族的發(fā)展方向。孫中山畢生奮斗,期盼著中國能成為世界上頂富強、頂安穩(wěn)的國家,希望中國人民成為世界上頂幸福的人民。今天我們告慰孫中山先生,不僅要振興中華,更要復興中華,重新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法國前總統(tǒng)薩科齊曾說,中國執(zhí)政者有一點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給人民提出一個能夠看得到的實現(xiàn)美好生活的愿景。他把這一點看作是國家凝聚共識、推動發(fā)展的希望所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兩個階段”的戰(zhàn)略安排,這就是我們的愿景和方向。有志者,事竟成,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我們確實可以滿懷信心地說一句,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什么時候實現(xiàn)中國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簡單梳理一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戰(zhàn)略。

黨的十三大,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三步走”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一共是七十年。前兩步各有十年:第一步是從1981年到1990年,解決溫飽問題;第二步是從1991年到20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對后五十年的一個大概設想,即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具體的規(guī)劃和安排沒有細說。黨的十五大,江澤民任政期間對后五十年進行了細化,新增了兩步,也被稱為“新三步走”戰(zhàn)略。前兩步還是十年,到2010年,人民的生活更加寬裕;到2020年,當時我們說的是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請大家注意,那時候說的是“建設”,而黨的十九大的提法是“建成”,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卻彰顯了我們國家不同凡響的發(fā)展成績。第三步是從2020年到2050年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我們看這一時期對2020年到2050年這三十年的規(guī)劃還是比較宏觀的,沒有像前面兩步一樣以十年為一個節(jié)點制定階段性的發(fā)展小目標。這個任務現(xiàn)在就交到了習近平總書記身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這樣一個概念,叫“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就是把前面宏觀規(guī)劃的三十年進行細化: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繼續(xù)前進,把十年提高十五年,到2035年的時候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之后要把目標提高,由原先的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提高到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

講到這里,我們的中國夢什么時候能實現(xiàn),民族什么時候能復興,看得好像還不是很清楚,這里我們得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早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指出,“中國已經確定了未來發(fā)展目標,這就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我們形象地把這個目標概括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這里,習近平總書記直接把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與實現(xiàn)中國夢劃上了等號。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時間點非常明確,就是在本世紀中葉之前。換言之,2050年之前,咱們的中國夢勢必得以實現(xiàn)。

面對美好的發(fā)展前景,習近平總書記以政治家的眼光提醒我們,雖然前景光明,但挑戰(zhàn)也相當嚴峻。“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這就涉及到“四個偉大”,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

無論是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還是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學習,其重點都是抓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那么聚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應該怎樣去助力中國夢的實現(xiàn)呢?這也是我們在微觀層面上要回答的最后一個問題。

立足實踐,如何助力中國夢?

借用紅船初心來找尋答案,我們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1.開拓創(chuàng)新,把初心轉化為使命擔當,為國家負責。

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換句話說,國家好,民族好,大家伙的日子才會過得好。所以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征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看客,都是不可或缺的追夢人。

革命先驅李大釗說過,“歷史的道路,不會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一定要保持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作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新時代的長征路”需要我們每個人傳承長征精神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拼搏精神。只有每個人都肩負起自己的一份使命,開拓創(chuàng)新、迎難而上,才能為實現(xiàn)祖國的強大貢獻出一份力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們的民族走向復興的未來。

2.薪火相傳,把初心轉化為奮進的力量,對黨忠誠。

我們常說不忘初心。其實不忘初心有一個前提,就是不忘信念。“不忘”的前提是“相信”的“信”。如果不相信,沒有信念,那么不忘就無從談起。堅定的理想信念從何而來?列寧說:“只有了解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財富以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因此新時代要求每一名黨員要加強學習,自覺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們只有真正認清了歷史發(fā)展的脈絡,明確了我們中國道路的來路、過程和前景,我們才能在理論上更清楚,政治上更堅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現(xiàn)實工作而空談偉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理想信念不只是一種精神、一種導向,不能光停留在口頭上。它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具體化。要將其轉化為不斷向前的奮斗精神和驅動力,落實到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當中。

3.繼往開來,把這份初心轉化為奉獻的精神,為民造福。

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從鐵路運輸方面來說,我們的主要矛盾已經由原來的運能不足、沒辦法滿足運輸的需求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運輸供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越增長,對鐵路高質量發(fā)展的期待就越迫切,越希望從走得了變成走得好,從苦在囧途變成樂在途中。人民滿意就是鐵路發(fā)展的標尺。從這點看,人暢其行,貨暢其流,為人民提供更加美好的出行和運輸體驗,就是鐵路人的奮斗目標了。

人民鐵路為人民,這是鐵路人的初心。這份初心鞭策著我們在過去完成了一系列的歷史性變革,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歷史性成就。站在新時代歷史起點上,更需要我們每個人努力當下,著眼未來,立足本職,為民奉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南湖革命紀念館的時曾經發(fā)表過一段非常精彩的一段講話。在講話中,他引用了莊子的一句名言,叫“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作始”就是開始的時候。“簡”是很少、簡略。“將畢”是快要結束的時候。“巨”是巨大、偉大。連起來就是說,一些有生命力的事業(yè),盡管在初創(chuàng)之時顯得微不足道,但到了即將完成的時候,一定會發(fā)展到非常巨大。從只有50多名黨員的政黨到世界上第一大黨,從嘉興南湖上一艘小小的紅船到如今承載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巨輪,我們黨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正是一個由簡到巨的生動寫照。希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八個字能夠成為我們每一名黨員的諾言和擔當。

以上就是這些節(jié)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大家。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楊雪校對:葉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