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6年的中國外交
2016年的中國外交是攻堅克難、勇敢開拓的一年,面臨不少困難,但是也取得了很多重大的實質性成果。
(一)中國的多邊外交
2016年的中國外交基本上繼承了2015年的發(fā)展態(tài)勢,通過多邊外交進一步增強了中國的制度性話語權,在全球治理和全球事務中做議題引領者,提出了“中國方案”。
1.扎扎實實推進亞投行建設
2016年1月16日,亞投行舉行了開業(yè)儀式,現有57個成員國,目前已至少對四個項目注入資金,開局良好?,F在,亞投行正在醞釀擴大成員國規(guī)模,實力、覆蓋面將會不斷地擴大,影響力也會進一步增強。美國國內也出現了一些聲音,認為美國應該加入亞投行,中國方面也多次表示歡迎美國加入亞投行,一起扎扎實實做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共同發(fā)展。
2.瀾湄機制
瀾湄機制指瀾滄江、湄公河的合作機制。瀾滄江和湄公河是一條河,上游在中國,稱為瀾滄江,下游流經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越南,稱為湄公河,最后流入大海。
這個機制對中國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圍繞著瀾滄江、湄公河,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有一些指責,認為中國在瀾滄江上建大壩,可能會影響他們下游的用水。但中國方面以及這些國家內部也有理性的聲音說,湄公河水源的來源多種多樣,只有比較少的一部分來自瀾滄江,而且中國在瀾滄江修大壩、用水并沒有損害中下游國家的利益,我們甚至在枯水期還主動供水。在瀾滄江流域之前有一些合作機制,但沒有一個是中國主導的,很多被美國和日本所滲透。2016年3月,中國正式和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六個國家成立了瀾湄合作機制,而且把這個機制上升到領導人的峰會層次,從而使中國能夠進一步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
3.G20杭州峰會
G20杭州峰會是中國2016年最重要的一場主場外交。在G20峰會上,中國做了很大的努力,提出了“中國方案”。比如,我們不僅要穩(wěn)住增長、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還提出了發(fā)展議題,要促進那些最不發(fā)達國家的發(fā)展,還成立了一些新的工作組、新的部長級會議,使得20國集團的機制更加豐滿、有效。
中國所提出的很多主張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認同。越是在困難的時候,我們越要去防止貿易保護主義,努力建設一個開放、合作、共贏的國際經濟體系。某種程度上,在反全球化思潮越來越強勢的條件下,中國已經是維護“二戰(zhàn)”以來的自由貿易體系的最重要的國家之一。
2016年的中國多邊外交有很多亮點,中國所擁有的制度性話語權越來越大,中國所提出的一些方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2016年11月,聯(lián)合國大會很罕見地通過了一個決議,主張世界各國都積極參與到中國所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中來。這說明中國所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在國際社會上贏得了廣泛的支持,它將會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新的增長點。另外,人民幣被納入到特別提款權的貨幣籃子之中,這意味著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有了實質性的提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