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德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權法律責任)
完整報告:http://416w.cn/2016/0414/884557.shtml
精彩論述:http://416w.cn/2016/0414/884558.shtml
各位上午好!在古代小說里邊,有些內容在當時看起來沒什么,可是在我們今天讓大眾看起來以后,就有一些不那么符合今天的心理、今天的價值觀。就包括《水滸傳》里邊的一些暴力的場面,當然色情的場面更不要說了,所以不久以前有大學教授提議在中學課本里刪掉“魯智深打死鎮(zhèn)關西”的描寫。這是我要說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現(xiàn)在拍《水滸傳》,大家很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怎么描寫潘金蓮。用現(xiàn)在的觀點來看,有很多文人、有很多編劇都嘗試著要給潘金蓮翻案。對這件事情我不想多說什么,我只給大家提供一個我所知道的事情,以供大家參考:戲劇大師歐陽予倩在解放以前寫過一部話劇《潘金蓮》,是給潘金蓮翻案的。這個話劇在解放以后沒有上演,曾經要上演但是沒有成功。為什么?有人向當時的周恩來總理請示,歐陽予倩的話劇《潘金蓮》可不可以上演?周總理說:“不可以,不能給潘金蓮翻案,因為潘金蓮殺害了一個勞動人民而投向了惡霸地主的懷抱。”這是周總理當時的話。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這個背景,就是告訴大家。這是我要說的第二件事。
第三個是題外話,武大郎賣的炊餅究竟是什么?現(xiàn)在的電視劇、電影都把它搞錯了。是由于我們的編劇在這方面缺乏歷史知識。我還看過一個電視劇,上海拍的,叫《賣燒餅的姑娘》。這里邊有一句臺詞說:賣燒餅我們的祖師是武大郎。那么,明明《水滸傳》寫的武大郎賣的是炊餅,炊事員的炊,不是燒餅。什么叫炊餅?炊餅在宋朝以前叫做蒸餅,蒸饅頭的蒸。因為宋朝有一個皇帝叫趙禎,為了避諱就把蒸餅改成了炊餅。不管你怎么改,它是蒸餅,是蒸的。所以你看武大郎挑的擔子是蒸籠,并不是像我們現(xiàn)在馬路上所看到的烤白薯,它是一個桶,是烤的。也就是說,炊餅是蒸出來的,不是烤出來的。武大郎挑的擔子不是現(xiàn)在賣烤白薯挑的那個桶。餅是古時候對于面食的一個總稱。因此所謂炊餅是蒸出來的,并不一定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餅。它應該相近或者相等于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饅頭。那么現(xiàn)在很多編劇都把這點搞錯了。這是我要說的第三點。
因為《水滸傳》是大家關心的,我下邊講的都是些老生常談。所以在這之前,我先講這么幾句題外話,供大家參考?,F(xiàn)在開始,我預備講四個問題,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這四個問題就都講。時間不允許,也許我們就只能講三個問題,因為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第一個問題,作者問題;第二個問題,版本問題;第三個問題,性質問題;第四個問題,內容問題。我預備講這么四個問題,這四個問題都是些基本常識,不涉及到目前有爭論的問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