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稱對方的事物
稱對方家庭:府、邸、潭府
我們古人說話很講究,說“明天我到你家來”是不行的,我們應(yīng)該說“明天(或者說改日)到府上拜見”,也可以叫“府邸”,“昨天我們曾經(jīng)到潭府拜謁”。我們以前總是講,帝王是九重之尊,我們一般認(rèn)為,很有身份的人家里面,進(jìn)了一進(jìn)又一進(jìn),很深,像一個潭。所以我們寫信到最后,“順祝潭安”,水潭的潭。有些人就不懂了,為什么是潭安呢?實際上它從“潭府”這個詞引伸來的。
稱對方饋贈:厚賜、厚贈、厚貺
我們到哪里去訪問,對方送給我一個禮品。那么我回到家里了,要給他發(fā)一個郵件,或者寫一封信。我不能說,你送給我一樣禮品,我很高興。我們一定要稍微文一點,中國五千年文明,就是遣詞造句要推敲,要煉詞的。“承蒙厚賜”或者叫“承蒙厚贈”,不管對方送你一張紙還是一幅畫,這個厚不是說很值錢,是情義很重。這個厚,我們是一種抬愛的用法,厚貺。
稱對方宴請:盛宴、賜宴、賜席
對方請你吃飯了,你不要說我在那里,你請我吃了一頓飯了,很白。人家一看這個人,好像初小文化程度。我們要說“承蒙賜宴”“承蒙賜席”,要用這樣的話,看起來文縐縐的。
稱對方文章:大作、華章、瑤章
人家送一篇文章、一本書,我們要說“承蒙你賜給我大作(華章、瑤章)”。那么這樣就是對對方作品,一種贊美的表達(dá)方式。
稱對方信函:大函、大翰、惠示、大示、手示、大教
對方給你的信,我們也可以把它表達(dá)得比較尊重,比較典雅。人家的信函我們叫“大函”,大是一個副詞,是表示贊美的。這個“函”也可以寫成那個“翰”,“大翰”,來函、來翰,這兩個字可以通的。剛才接到“惠示”,你賜惠與我的指示。我們古人很謙虛,請多指示,請多指教。所以我們一接到人家的信,不要說收到來信,可以說“來教奉到”,兩只手捧到。這個教我們往往可以叫“大教”,這都是人家對我的教導(dǎo)、教誨。我們要虛心向人家學(xué)習(x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熉?,你信里面給了我很多指教,大示、手示,親手寫的。這一套東西不會,書信你就瞎了。
謙稱
自己謙稱很有意思,我們現(xiàn)在看著古書,有的東西大家不知道懂不懂,我們經(jīng)常講,這個人稱孤道寡。你不知道,這個都不是好詞。《老子》里面說了,“人之所惡”,我們?nèi)俗顓拹旱氖鞘裁礀|西呢,是“孤”,你是孤寡之人。孤、寡,這個誰喜歡呢?老而無妻叫孤,老而無夫叫寡,“不谷”就是不善。你看《左傳》里面,王公都稱自己“寡人”怎么怎么樣,“孤家”怎么怎么樣;如果是王后丈夫死了,“哀家”怎么怎么樣。實際上它都是一個謙稱。
我們這里提到,《禮記》里面說到,天子的妃叫“后”,諸侯叫“夫人”,大夫這個級別的配偶叫“孺人”。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碑刻,你研究墓志銘,經(jīng)常有誰誰誰的孺人。那么她丈夫的級別,應(yīng)該是大夫這個級別。士叫“婦人”,庶人叫“妻”,所以這是我的妻,這是謙稱。古代諸侯的配偶見了天子,自稱“老夫”,我們在《戰(zhàn)國策》《左傳》里面經(jīng)??吹剑苤t虛的。我們男的叫“老夫”,自稱于諸侯叫“寡小君”,自稱于其君叫“小童”,這個“童”是謙虛。“童”是罪人,以前“童”和“妾”這兩個字都是罪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