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雕塑藝術(shù)
雕塑包括雕刻和雕像。遍布各地的石像、宗教造像以及小型的民間雕塑品,都是中國古典雕塑的精華。中國的雕塑,最早的是原始彩陶,如陶豬是把黏土捏成豬的形狀,然后燒成陶器。而夏商、西周時期把青銅器鑄成了饕餮的形狀、龍的形狀、鳳的形狀、鶴的形狀,當時所制作動物陶器,是我國雕塑的起源。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陶俑是古代雕像的代表作,秦始皇陵兵馬俑是古代典型的雕塑作品。唐代的雕塑主要是唐三彩,是用彩色的釉制作的,常用的顏色主要是黃色、白色、綠色等,由于它色彩斑斕,富麗堂皇,因此在雕塑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宋代以后紙冥器盛行,木俑、陶俑在墓葬中逐漸少見。明代一些王公貴族墓中的彩陶仍然不少。
我國古代的雕塑主要有陵墓集群、宗教集群、古建筑群、工藝雕塑等。中國雕塑有自己的特點,比如說強調(diào)整體的服從性,雕塑的作品總是服從于整體的建筑,沒有脫離建筑整體而獨立出來。雕塑的各種形象本身也有非常森嚴等級的服從性,注重平面,形象也比較逼真。
今天我們從古代藝術(shù)的各個門類中選取了雕塑和建筑這兩方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下次講座當中我們再介紹其他的藝術(shù)門類。謝謝大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