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純東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權法律責任)
大家知道,上個月我們黨召開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門就全面推行依法治國這個重大問題作出決定。這個決定正如總書記所說的,是一個劃時代意義的,在我們黨的歷史上,以中央全會的名義,專門討論、專門就依法治國問題作出決定,這是第一次,也可以說這是我們國家法治建設一個里程碑。有些同志評價可能不亞于1954年憲法的頒布,因為1954年我們頒布的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的憲法,使新中國的法治建設起步了。那么這次黨中央專門就全面實行依法治國作出專門的決定,作出專門的部署,也是在我們法治建設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情。
這個決定內容很多,我們今天也確實受時間所限,我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想利用有限的時間,就決定里面貫徹的最重要的精神,和對這些精神結合我們國家法治建設實踐需要進行的理解,我講三個大的問題。
一、我國法治建設的重大意義和正確方向
(一)我國法治建設的重大意義
專門就推進依法治國作出重要決定,我們黨專門召開一次全會,就這個問題作出,就足以見得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足以看到這個問題在我們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這樣一個全局性事業(yè)中,法治建設它的地位和作用。總書記在這次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專門有一個專題講話,他就是用較多的篇幅,實際上是向全黨解釋了我們黨為什么現在要如此重視法治建設,全面推進建設法治國家的進程,實際上從理論和實踐上解釋了這方面的必要性,它的意義??倳浽谥v到我們法治的必要性、中國法治建設的意義的時候,他講了以下這樣一些觀點。
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作出的重大抉擇
他說第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經驗,和深刻教訓作出的重大抉擇。他講到,我們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在廢除蔣介石舊的法統(tǒng)的同時,積極運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法治建設的經驗,抓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實際上在改革開放以前,就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法治的基礎。但是后來由于黨的指導思想上的“左”的錯誤,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時期,這種錯誤,被林彪、“四人幫”把它推到極端了,不那么重視法治了,文化大革命開始發(fā)生了破壞法治,導致整個國家十年內亂這樣嚴重的教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在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抓好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就高度重視整個國家的治理,整個國家的管理,整個社會的有秩序地運行,強調由法治來保障,強調通過依法治國來實現??倳浾f,歷史是最好的老師,經驗和教訓使我們黨深刻認識了法治是治國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他說,中外歷史都證明了,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什么時候重視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時候就國泰民安,什么時候忽視法治,法治松馳,什么時候就國亂民怨。這是中國和世界歷史的角度,都確實表明了法治建設對于國家長治久安、國泰民安它的重要性。
他說法治是什么呢?法律是什么呢?最形象地說法就是準繩,總書記說就是準繩,法律就是準繩,用法律的準繩去衡量、去規(guī)范、去引導社會生活,領導人們在社會上的行為,這就是法治。所以法治建設的重要性,總書記講第一個觀點就是,我們總結建國以后治國理政的經驗教訓得出一個深刻認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