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宣布成立共和國[232]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意大利的制憲議會不是法蘭克福的國民議會。意大利人知道,一個分成許多封建小國的國家要想達到統(tǒng)一,非消滅各邦君主的權(quán)力不可。意大利人在1848年最先開始了運動,而在1849年又是他們最先開始的。這是怎樣的進步啊!正像法國已經(jīng)沒有拉馬丁一樣,意大利再也沒有庇護九世了。充滿幻想的歐洲革命時期,富于遐想、良好愿望和華麗辭藻的時期,在炮擊、大屠殺和流放中莊嚴地結(jié)束了。奧地利的照會、普魯士的照會、俄國的照會是對拉馬丁的呼吁的最適當?shù)幕卮稹?/p>
德國人憑著自己的徹底性和頑強精神,習慣于用皮蒂婭的那種傲然睨視一切的態(tài)度從上面向下觀看膚淺的意大利人。把意大利的1848年同德國的1848年作一對比,會是對德國人的最好的回答。在作這樣的對比時,首先必須考慮到,革命的意大利曾受到德國和法國的威脅,而革命的德國在自己的行動中卻絲毫沒有受到阻礙。
羅馬共和國!——這是1849年革命的序幕。
寫于1849年2月21日左右
載于1849年2月22日“新萊茵報”第228號
原文是德文
俄文譯自“新萊茵報”
俄譯文第一次發(fā)表
注釋:
[232]由于1848年11月16日人民起義的勝利和隨后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發(fā)展,在羅馬實現(xiàn)了普選制。在普選制的基礎(chǔ)上,1849年1月21日選出了制憲議會。制憲議會于2月9日剝奪了羅馬教皇的世俗權(quán)力并宣布成立共和國。羅馬共和國存在到1849年7月3日,因遭到外國干涉的打擊而傾復。——第369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