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倫日報”論選舉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科倫1月30日。“科倫日報”終于也獲得了選舉總結(jié),這種總結(jié)多少給該報的傷口涂上了一點藥膏。
“民主派的選舉總結(jié),——最可敬的勃律蓋曼興高采烈地嚷道,——民主派的選舉總結(jié)(即“新萊茵報”的總結(jié))簡直夸大得令人難以置信。我們現(xiàn)在從四面八方收到了抗議書。”
從四面八方!“科倫日報”想用自己的“抗議”把我們壓下去。兩頁壓縮了的關于各地選舉結(jié)果的綜合報道,其中每一條消息都表明“新萊茵報”“令人難以置信的夸大”,每一條消息都證明立憲派的勝利,——這大概會使我們羞愧滿面了吧?
不然。
“我們現(xiàn)在從四面八方收到了抗議書。”
最可敬的勃律蓋曼沒有“夸大”。他真的收到了總計達四份之多的抗議書:來自西方(特利爾)、北方(哈姆)、南方(濟克堡)和東方(阿恩斯貝爾格)!難道這不是“從四面八方收到的”反對民主派的夸大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選舉總結(jié)的抗議書”嗎?!
暫且讓“科倫日報”深信立憲派在這四個決定性的地方獲勝而高興吧??上н@種興致已經(jīng)被傷心的事情破壞了,因為在許多地方立憲派終究由于“群眾太容易受引誘”而告失敗。
立憲派已經(jīng)天真地承認他們無力“引誘”“群眾”!
不過“科倫日報”總還可以得到一點安慰。什么安慰呢?就是“德意志報”駐科布倫茨的記者是它的患難朋友。這位朋友在現(xiàn)在這種慘狀之下找到了不愧登在“科倫日報”頭條新聞地位上的恰當?shù)脑~句:
“請注意,在這里也像在其他任何地方一樣,政治問題同社會問題比起來退居到次要地位,它完全被社會問題吞沒了。”
幾天前,“科倫日報”對社會問題還是不聞不問的。關于這個彼岸的東西,它或者緘默不語,或者用一種極其輕蔑的口吻(極盡“科倫日報”在這方面之能事)去談它。對于社會問題,“科倫日報”以往總是抱著無神論者對待神靈所抱的那種懷疑態(tài)度。但突然它遇到了一件像“一千零一夜”中的漁夫所遇到的那種事情:正象在漁夫面前從一個由海底撈出的啟封的瓶子中鉆出一個巨大的妖怪一樣,在發(fā)抖的“科倫日報”面前,從選票箱里也突然地、令人畏懼地鉆出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的幽靈。最可敬的勃律蓋曼嚇得跪倒塵埃。他最后的希望幻滅了,幽靈一口吞沒了他在漫長歲月中情意纏綿地倍加愛護的整個“社會問題”、法制基礎和其他一切。
“科倫日報”的政策真聰明!它企圖用它的社會的失敗來掩蓋它的政治的失敗。
不僅在政治方面,而且在社會方面也被它擊敗了,——這個發(fā)現(xiàn)是“‘科倫日報’在初選后得到的”最偉大的“經(jīng)驗”!
但是,也許“科倫日報”早就熱衷于“社會問題”了吧?
事實上,孟德斯鳩第五十六就曾在“科倫日報”上宣稱,社會問題是無限重要的,承認欽定憲法就是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注:見本卷第215頁。——編者注]。
但是,承認欽定憲法——這首先就是“科倫日報”稱之為“政治問題”的東西。
可見,在選舉以前是政治問題吞沒社會問題,在選舉以后則是社會問題吞沒政治問題??梢?,區(qū)別就在這里,初選后所獲得的經(jīng)驗也就在這里,就是說,選舉以后認為正確的東西,同選舉以前認為是不可動搖的真理的東西,正好是對立的。
“政治問題被社會問題吞沒了!”
還在選舉以前,我們就盡可能具體地證明,根本沒有這樣一種所謂“社會問題”,因為每一個階級都有自己本身的社會問題,而且同這種社會問題同時存在的,還有這個階級的一定的政治問題[注:見本卷第225—231頁。——編者注]。關于這些,我們暫且不談。在嚴肅莊重的“科倫女人”[注:指“科倫日報”。——譯者注]面前,我們暫且不談這些淺薄的見解,而來盡力研究一下這家信念堅定、思想深刻的報紙的思維過程和闡述手法。
“科倫日報”認為,所謂社會問題,就是如何幫助小資產(chǎn)階級、農(nóng)民和無產(chǎn)階級的問題。
現(xiàn)在,當小資產(chǎn)階級、農(nóng)民和無產(chǎn)階級在初選中擺脫了大資產(chǎn)階級、高等貴族和高級官員的影響時,“科倫日報”宣告說:“政治問題被社會問題吞沒了!”
這對“科倫日報”真是一個最好的安慰!就是說,工人、農(nóng)民和小資產(chǎn)者以顯著的多數(shù)票擊敗了大資產(chǎn)階級和其他著名的立憲派的代表,擊敗了“科倫日報”的候選人,這根本不是“立憲派”的失敗,而只不過是“社會問題”的勝利!而立憲派遭到了失敗,這也不是民主派獲得勝利的證明,而只是政治同物質(zhì)問題相比退到了次要地位的證明。
我們的鄰居,這位政論家的論據(jù)真是深刻充分!這些小資產(chǎn)者已經(jīng)瀕于死亡,難道他們會因為欽定憲法而歡呼嗎?這些農(nóng)民不是在抵押貸款和高利貸的重壓下喘不過氣來,就是在封建義務的壓迫下呻吟,而欽定憲法正是為了剝削農(nóng)民的金融貴族和封建貴族的利益而發(fā)明的。難道農(nóng)民會為自己的剝削者而歡呼嗎?最后,這些無產(chǎn)者既苦于我們的官僚的立法狂,又苦于我們的資產(chǎn)階級的發(fā)財迷。難道他們有理由為欽定憲法促使這兩個搜刮民脂民膏的階級進一步勾結(jié)起來而歡呼嗎?
難道這三個階級所最關心的不是要消滅不代表這些階級而只代表它們的直接敵人和剝削者的第一議院嗎?
其實,“科倫日報”說得對:社會問題吞沒了政治問題。不久以前才參加政治運動的那些階級,將為了“社會問題”的利益而投票反對自己本身的政治利益,贊成欽定憲法!
小資產(chǎn)者和農(nóng)民,尤其是無產(chǎn)者,是否能找到一種比民主共和國更好的國家制度形式來保衛(wèi)自己的利益呢?全社會最激進、最民主的階級不正是這些階級嗎?特別革命的階級不正是無產(chǎn)階級嗎?“反正一樣,社會問題吞沒了政治問題,”——“科倫日報”揚聲說道。
如果相信“科倫日報”,那末社會問題的勝利同時也就是欽定憲法的勝利。
但是,“科倫日報”的“社會問題”還有完全不同的特點。請讀一下“科倫日報”關于第一議院的選舉及其“幸運結(jié)局”的總結(jié),所謂“幸運結(jié)局”就是約瑟夫·杜蒙先生當了復選人。這樣,“科倫日報”本身的社會問題就解決了,而且同這個事實比起來,在選舉平民的第二議院時可能出現(xiàn)的一切次要的“社會問題”都將退居次要地位。
但愿現(xiàn)在在巴黎威嚴出現(xiàn)的具有全世界歷史意義的“政治問題”的無情風暴,不要摧毀“科倫日報”的脆弱的“社會問題”!
卡·馬克思寫于1849年1月30日
載于1849年2月1日“新萊茵報”第210號
原文是德文
俄文譯自“新萊茵報”
俄譯文第一次發(fā)表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