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萊茵報”提出的三個訴訟案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科倫11月24日。目前對“新萊茵報”提出的訴訟案就有三起,還不算根據(jù)莫須有的“與新聞業(yè)活動不相容的”政治罪行對恩格斯、德朗克、沃爾弗和馬克思進(jìn)行的審訊。——據(jù)靈通的消息說,除了上述審訊以外,法庭對“下流報紙”——這是ci-devant〔前任〕檢察官和現(xiàn)任檢察長黑克爾(c’est du Hecker tout pur〔這是真正的黑克爾〕)[72]對本報的官方稱呼——至少還準(zhǔn)備提出一打?qū)徲崱?/p>
第一個罪行。粗暴地觸犯六名普魯士皇家憲兵和in partibus infidelium〔在異邦的〕人民代表——科倫檢察機關(guān)之王、檢察長茨魏費爾先生[73]的少女般貞潔的“禮貌”。這位人民代表目前既不在柏林開會,也不在勃蘭登堡開會,而在萊茵河畔的科倫開會。“萊茵河畔啊!在萊茵河畔我們的葡萄正在成長!”[74]從我們這方面來講,我們也認(rèn)為萊茵河比施普累河好,迪什旅館比米連茨旅館好[75]。
Va pour la délicatesse des gensdarmes!〔就算講禮貌是憲兵的特性吧!〕至于茨魏費爾先生的“禮貌”,對我們來說就是《noli me tangere!》〔“別碰我!”〕對于復(fù)選人的無禮貌的不信任投票(據(jù)傳聞,復(fù)選人迫使茨魏費爾先生取消自己的候選資格),我們曾表示道義上的憤慨。我們作為茨魏費爾先生少女般貞潔的“禮貌”的忠實的保護(hù)者,請求他公開駁斥克列維的魏茵哈根先生的聲明。魏茵哈根先生在“新萊茵報”上發(fā)表了一個由他本人署名的聲明。他在聲明中斷言,他可以把有損茨魏費爾先生的“榮譽和禮貌”的事實公諸于世,他甚至可以證明這些事實。但是,由于茨魏費爾先生用Code pénal〔刑法典〕的條文作掩護(hù),所以魏茵哈根先生不敢公布這些事實。根據(jù)這一條文,任何揭發(fā),即使有真憑實據(jù),如果不可能由法庭的判決或確鑿的文件來加以證實,一律都要被控告為誣蔑。因此,我們向茨魏費爾先生的“榮譽和禮貌”呼吁!
第二個罪行。索性的黑克爾和二重化的黑克爾。
第三個罪行。這是在1848年犯下的罪行。根據(jù)帝國內(nèi)閣的要求對這個罪行提出了控訴,罪行——施納普漢斯基!罪犯便是小品文![76]
據(jù)說,帝國內(nèi)閣在其起訴書中把“新萊茵報”稱為一切“壞報刊”中最壞的報紙。我們則認(rèn)為帝國政權(quán)是一切滑稽可笑的政權(quán)中最滑稽可笑的政權(quán)。
卡·馬克思寫于1848年11月24日
載于1848年11月26日“新萊茵報”第153號增刊
原文是德文
俄文譯自“新萊茵報”
俄譯文第一次發(fā)表
注釋:
[72]見“國家檢察官‘黑克爾’和‘新萊茵報’”一文(“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5卷第521—526頁)。——第70頁。
[73]見“逮捕”一文(“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5卷第190—193頁)。——第70頁。
[74]引自十八世紀(jì)末至十九世紀(jì)初德國詩人莫·克勞狄烏斯的“萊茵葡萄酒之歌”。——第70頁。
[75]迪什是科倫的一個旅館;米連茨是柏林的一個旅館,1848年11月15日普魯士國民議會在這里舉行會議。——第70頁。
[76]1848年9月底帝國司法大臣,要求科倫檢察機關(guān)控告“新萊茵報”編輯部,因為該報發(fā)表了一系列小品文,該文以施納普漢斯基騎士為名嘲笑了著名的反動分子利希諾夫斯基公爵。小品文“著名的騎士施納普漢斯基的生平事跡”是格·維爾特寫的,刊載在1848年8—9月、12月和1849年1月的“新萊茵報”上,文章沒有署名。——第71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