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左”傾教條主義的危害,毛主席在延安整風時期曾經寫過一篇筆記,叫《駁第三次“左”傾路線》,寫的非常尖銳,現在原件在中央檔案館,一直沒有全文公開。在這篇筆記里,毛主席嚴厲批評了當年的“左”傾錯誤,他說:“我常覺得,馬克思主義這種東西,是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的。中國自從有那么一批專門販賣馬克思的先生們出現以來,把個共產黨鬧得烏煙瘴氣,白區(qū)的共產黨為之鬧光,蘇區(qū)與紅軍為之鬧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吃了馬克思主義太多的虧。”毛主席還說:“這批人自封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家里有成堆的馬克思主義出賣,直到被人戳穿西洋鏡,才發(fā)現其寶號里面盡是些假馬克思,或死馬克思、臭馬克思,連半個真馬克思、活馬克思、香馬克思都沒有。”非常不客氣批評了教條主義者。
我們知道結束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轉折點是遵義會議,在這個會議上博古對中央的統治宣告結束了,毛澤東重新參加了中央領導,從而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現在仍把遵義會議說成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偉大轉折。但遵義會議也留下來一個尾巴,就是只解決了軍事路線問題,而沒有解決政治路線問題。
遵義會議上被推選為中央領導人的張聞天在起草遵義會議決議時,仍然肯定了黨中央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黨出現這么大的問題,政治路線怎么會一點問題也沒有呢?李德在《中國紀事》中說,毛澤東為了萬無一失,他非常明智地不去攻擊中央的政治總路線,他把批判的全部火力都集中在中央紅軍的戰(zhàn)略和策略上,也就是集中在純軍事問題上。因為當時時間緊迫、軍情緊急,軍事問題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其他的事可以到以后慢慢再商量,而且軍事問題也是大家基本達成共識的問題。那時毛澤東、王稼祥、張聞天都反對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但如果要同時解決政治問題,張聞天和王稼祥就有可能不干了,就有可能跟毛澤東發(fā)生意見分歧。毛澤東后來說:“如果當時提出政治路線,我三人團便會分化”。張聞天后來也說:“遵義會議沒有提出過去中央政治上的路線錯誤,而且反而肯定了它的正確,這在毛澤東同志當時只能如此做,不然我們的聯合會成為不可能。”可見那時他們還是認為政治路線沒有錯,所以留下了這么個尾巴。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