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董仲舒思想的歷史作用,學術界評價分歧很大。在深化包括儒家文化在內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研究的當今,如何看待董仲舒思想,實際上涉及歷史觀和方法論的問題,也涉及如何看待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詳細]
時間:2019-06-11 14:56
查看:572次
標簽:李宗桂董仲舒禮治文化價值觀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家訓的形式較為廣泛,如家令、家誡、家戒、家規(guī)等。
...[詳細]
時間:2019-06-11 14:53
查看:1157次
標簽:陳忠海家訓廉政文化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執(zhí)政的組織基礎,擔負著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jiān)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等重要職責。加強企業(yè)、農村、機關、事業(yè)單位、社區(qū)等各領域的黨建工作,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是黨賦予各級黨組織的神圣使命,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 ...[詳細] 時間:2019-05-31 11:26 查看:525次標簽:?于永軍使命意識基層黨建
從絲路文明的歷史深處走來,向人類共同的美好未來延伸,“一帶一路”不僅是一條包容發(fā)展之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更是一條文明互鑒、交流共融之路。相信沿著這樣的道路堅定前行,我們一定能夠奏
...[詳細]
時間:2019-05-28 14:33
查看:417次
標簽:王義桅文明文明交流合作共贏一帶一路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創(chuàng)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世界上距離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運河,它貫通南北、聯(lián)通古今,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基因,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明。
...[詳細]
時間:2019-05-28 14:25
查看:1012次
標簽:孫杰大運河大運河精神大運河文化
眾所周知,社會或者人群不可能生活在沒有自然環(huán)境的地方。自然環(huán)境造就了人群的生存方式及其社會構成,而文化乃是這種生存方式與社會構成之體現(xiàn)。
...[詳細]
時間:2019-05-28 14:20
查看:641次
標簽:翟學偉傳統(tǒng)文化人倫規(guī)范農耕文化
古籍是記錄我國傳統(tǒng)文明與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是凝聚傳統(tǒng)文化記憶的遺產(chǎn)與瑰寶,也是中華文化存在和傳承的依據(jù)。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我們應充分珍視與利用現(xiàn)存古籍,挖掘和闡發(fā)古籍善本自身
...[詳細]
時間:2019-05-24 13:22
查看:494次
標簽:漆永祥古籍文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中國古代青銅器作為全世界最精美的可移動物質文化遺產(chǎn)之一,是文明時代早期的代表性器物,也是最具特色的物質文化產(chǎn)品。但是,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的青銅器并非來自中國,而是在絲綢之路上的西亞地
...[詳細]
時間:2019-05-23 10:02
查看:983次
標簽:李茜青銅器亞洲文明文明互鑒文明交流
一般以為,鴻門宴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實際上,就現(xiàn)存文獻資料看,鴻門宴最早的文字記載應當是漢初陸賈的《楚漢春秋》。
...[詳細]
時間:2019-05-16 15:18
查看:831次
標簽:任剛鴻門宴史記楚漢春秋項羽
孟子提出的“大丈夫”說為中國文論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原創(chuàng)性概念?!睹献印る墓隆罚骸熬犹煜轮畯V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
...[詳細]
時間:2019-05-16 15:15
查看:1112次
標簽:吳中勝大丈夫孟子文人氣節(jié)
宋代疑經(jīng)思潮對兩宋學術的發(fā)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理學思想的世界中形成了關注社會現(xiàn)實、強調事功的事功學說,盡管仍未完全脫離程朱理學的窠臼,但在學說的貫徹途徑和終極目標的實現(xiàn)上已與之有
...[詳細]
時間:2019-05-16 13:52
查看:615次
標簽:王長紅宋代文人詩學易學
印度次大陸有如大海,外來文化不斷匯入其中,最終形成了現(xiàn)在以包容與多樣聞名于世的印度文明。
...[詳細]
時間:2019-05-16 13:47
查看:600次
標簽:金永麗印度文明文化印度
海上絲綢之路醞釀自先秦,成形于西漢,數(shù)千年來聯(lián)通貨運商貿,溝通文明交流。這條古老航道上的每個文明機體,既呈現(xiàn)出文化個性,又與周邊貫通,受到外來文明影響,組成相互聯(lián)動的海上絲路文明共
...[詳細]
時間:2019-05-16 13:44
查看:347次
標簽:顧佳赟柬埔寨文明絲綢之路外來文化中印文化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擁有古老悠久的文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亞洲人民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了豐富多彩的亞洲文明。
...[詳細]
時間:2019-05-16 13:42
查看:712次
標簽:孫壯志多元文明亞洲文化交流
小說課的興起,應歸功于大學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創(chuàng)新。
...[詳細]
時間:2019-05-16 13:36
查看:436次
標簽:徐阿兵小說課文學生活
關于“文學藝術是什么”的問題,古往今來有許許多多的定義。從事理論研究的人,為此費了許多紙張和腦力。衡量這些定義是否靠譜,還是要回到“情”上來。有了“情”,才有文藝;越是情深意長,藝
...[詳細]
時間:2019-05-16 13:34
查看:419次
標簽:高建平文學藝術美學文藝
文藝工作者對待創(chuàng)作,就應該有刻苦鉆研,千錘百煉的精神,使作品從形式到內容,從表象到精神都力臻完美。
...[詳細]
時間:2019-05-16 13:31
查看:411次
標簽:鄧凱文藝文藝創(chuàng)作精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闭滟F的亞洲文物作為歷史的見證者,為后人訴說著精彩的過往。
...[詳細]
時間:2019-05-16 11:18
查看:688次
標簽:郭京寧亞洲文明交流互鑒北京印跡
清代社會救濟事業(yè)比較發(fā)達,官方有較為完備的防災賑災體系,民間社會成為救濟活動的主力。在實施救濟活動過程中,政府出于各種目的,實行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公開。
...[詳細]
時間:2019-05-09 09:05
查看:307次
標簽:劉宗志社會救濟清代信息公開
在現(xiàn)代社會,知識容量的迅猛增長、教育對象的特性變化、教育場域的深刻變遷都給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提出了新的要求。
...[詳細]
時間:2019-05-09 08:59
查看:400次
標簽:項久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傳道授業(yè)解惑教育立德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