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臨近,福建福州三坊七巷里一派喜慶氛圍。南后街的董執(zhí)誼故居門前,大紅的春聯(lián)十分醒目:“美景躬逢鳥語花香境,良辰共慶風和日麗春”,橫批是“瑞氣臨門”。新春氣息撲面而來,游人紛紛在此拍照留念。...[詳細] 時間:2021-02-01 08:48 查看:66次標簽: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楹聯(lián)文化
山東是個吃面食的大省,過年蒸面食、吃面食的習慣,一直沒改變。山東面食是以糯米面為主料,加小麥粉、水,著色,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刀、剪、簪、花紋模等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詳細]
時間:2021-01-26 15:43
查看:147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山東
臊子面是陜西風味小吃,品種多達數十種,關中農村地區(qū),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基本都是臊子面。吃飯前,先端一碗湯去門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爺、倉神、灶神等,后才家人享用。有的也在先人像前獻...[詳細]
時間:2021-01-26 15:42
查看:147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陜西
灶糖、柿餅是河南多地臘月二十三這天必吃的食品,這一天的習俗是“送灶爺”,據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述職,所以家家戶戶會敬獻糖瓜(也有用芝麻糖的),為的是讓灶王爺嘴甜一點,多在玉帝面前說...[詳細]
時間:2021-01-26 15:39
查看:183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河南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時包的年餑餑。在東北,家家戶戶到了冬天,尤其是過年的時候,一定會包粘豆包。一次制作的數量,足夠一家人吃上一個冬天。直接把蒸熟的粘豆包放置...[詳細]
時間:2021-01-26 15:36
查看:198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東北
煎堆在廣東是賀年食品,正所謂“煎堆轆轆,金銀滿屋”即是富有富足的意思。煎堆又叫麻團。在廣東是指油炸糯粉團,表面滿是芝麻的食品。...[詳細]
時間:2021-01-26 15:34
查看:115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廣東
打年糕,也叫“打粑粑”,是侗族人的大事,每年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打年糕。年糕先用糯米蒸,再用大槌打,20分鐘左右,糯米成黏黏的一團,就好了。...[詳細]
時間:2021-01-26 15:32
查看:163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廣西
福建人講究煲湯滋補,佛跳墻是福建地區(qū)年菜中一定會出現的一道料理,這道菜所用了幾十種食材非常珍貴,像海參、花膠、魚翅等等。做法也相當講究,各種食材通過煎、炒、烹、炸多種方法處理后,碼...[詳細]
時間:2021-01-26 15:30
查看:139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福建
閩南臺灣地區(qū),年夜飯會吃一頓“圍爐”,就是傳統(tǒng)的火鍋但吃法卻有很多講究,更多的是一種美好的祝福。...[詳細]
時間:2021-01-26 15:23
查看:119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臺灣
3公斤大小的肘子,端上桌,取的便是個好彩頭——湖南當地人管這叫做“扯皮有勁”,意為“過去的不開心都結束了,要迎來的是又一個新年,要脫胎換骨,從新開始”。...[詳細]
時間:2021-01-26 15:19
查看:143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湖南
馬鮫魚。作為“年年有余”的預兆與吉祥物,魚,不僅是除夕晚宴(年夜飯)的首道菜,也是親朋好友之間饋贈的吉祥禮品,且大大增添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詳細]
時間:2021-01-26 15:17
查看:264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海南
在舊時,舂餌塊可是一景,春節(jié)前,先將泡過的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時取出,就可以放進碓窩里舂了。待熟米舂打成面狀后,就可以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然后做成磚狀,這就是餌塊了。...[詳細]
時間:2021-01-26 15:16
查看:194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云南
上海人的年夜飯還真是精細講究,紅燒肉和八寶飯必不可少。紅燒肉的原料選用的是豬五花三層,經過制作之后,美味不可用言語來形容,肥而不膩,堪稱中華美食中的一道經典菜式。香甜軟糯的八寶飯,...[詳細]
時間:2021-01-26 15:14
查看:148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上海
過年之前寧波人就開始掛上鰻鲞,在外面自然風干。經過些時日就形成了它特有的溫潤油香的口感,魚肉呈現半透明的狀態(tài),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詳細]
時間:2021-01-26 15:11
查看:90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浙江
皖北以紅燒鰱魚為主,在徽州地區(qū)則是著名的臭鱖魚。年夜飯上的魚,有的地方只能看不能吃,有的地方可以吃,但不能吃完,一直等到年初三后才可以吃完。...[詳細]
時間:2021-01-26 15:10
查看:378次
標簽:春節(jié)美食安徽
春節(jié)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yè),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詳細]
時間:2021-01-26 14:48
查看:122次
標簽:春節(jié)傳說年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旁,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上。...[詳細]
時間:2021-01-26 14:46
查看:153次
標簽:春節(jié)傳說門神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這首詩中寫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詩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總把新桃符換下舊桃符—除舊布新。...[詳細]
時間:2021-01-26 14:45
查看:224次
標簽:春節(jié)傳說桃符
元宵節(jié)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jié),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jié)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jié)。元宵節(jié)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后人...[詳細]
時間:2021-01-26 13:46
查看:157次
標簽:春節(jié)年俗正月
舊時民間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正月初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qū)是正月初十。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詳細]
時間:2021-01-26 13:45
查看:127次
標簽:春節(jié)年俗正月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詳細]
時間:2021-01-26 13:44
查看:111次
標簽:春節(jié)年俗正月
傳說女蝸初創(chuàng)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jié)俗,魏晉后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這日還有不...[詳細]
時間:2021-01-26 13:42
查看:144次
標簽:春節(jié)年俗正月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娘在這日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詳細]
時間:2021-01-26 13:41
查看:157次
標簽:春節(jié)年俗正月
小年朝,即天慶節(jié)。宋代宮廷節(jié)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jié),官員等休假五日。后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詳細]
時間:2021-01-26 13:40
查看:142次
標簽:春節(jié)年俗正月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詳細]
時間:2021-01-26 13:39
查看:100次
標簽:春節(jié)年俗正月
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曾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和風俗習慣更改正月初一...[詳細]
時間:2021-01-26 13:38
查看:109次
標簽:春節(jié)年俗正月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布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布...[詳細]
時間:2021-01-26 13:28
查看:88次
標簽:春節(jié)年俗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于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詳細]
時間:2021-01-26 13:28
查看:132次
標簽:春節(jié)年俗臘月
傳統(tǒng)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詳細]
時間:2021-01-26 13:25
查看:170次
標簽:春節(jié)年俗臘月
接玉皇,舊俗認為灶王爺上天之后,玉皇大帝于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并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詳細]
時間:2021-01-26 13:24
查看:110次
標簽:春節(jié)年俗臘月
我國的春節(jié)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后...[詳細]
時間:2021-01-26 13:22
查看:149次
標簽:春節(jié)年俗臘月
所謂“辛丑年”,其由來與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干支紀年法有關。此外,古人還設計了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互相搭配。辛丑為干支之一,“丑”對應的生肖為“牛”。...[詳細] 時間:2021-01-26 09:09 查看:126次標簽:辛丑年屬相生肖牛年
雖過年而不??膱笳律希惨呀浻辛烁锌?;但是,感慨而已,到底勝不過事實。有些英雄的作家,也曾經叫人終年奮發(fā),悲憤,紀念。但是,叫而已矣,到底也勝不過事實。中國的可哀的紀念太多了,這照例至少應該沉默;可喜的紀念也不算少,然而又怕有“反動分子乘機搗亂”,所以大家的...[詳細] 時間:2021-01-22 16:52 查看:534次標簽:春節(jié)過年魯迅
臘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兒;炒完一鍋又一鍋,一捆捆柴禾捅進灶膛里,土炕燙得能烙餅。玉米粒兒在拌著熱沙子的鐵鍋里畢剝畢剝響;我奶奶手拿著鍋鏟,口中念念有詞:“臘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兒炒熟了,裝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詳細] 時間:2021-01-22 16:23 查看:392次標簽:春節(jié)本命年的回想劉紹棠
從臘月二十三之后到年卅的日子里,每一天都不能夠閑著,都安排好了關于年夜飯的密密麻麻的節(jié)目單。各家都忙忙乎乎,紅紅火火。準備了那么多日子的各種美食,如同生旦凈末丑一起隆重登場,而其中的餃子,是必須要在鞭炮齊鳴中最后亮相的,那是年夜飯這出大戲里梅蘭芳的壓軸戲。當然...[詳細] 時間:2021-01-22 16:10 查看:843次標簽:春節(jié)年味兒肖復興
每逢此時,我還會把一些畫掛在墻上。一是幾幅珍藏多年的古版楊柳青年畫。比如道光版的《高蹺圖》、咸豐版的《麟吐玉書》和《滿堂富貴》等等,我喜歡從這些老畫上感受昔日的風情。再有便是王夢白1927年畫的《歲朝清供》。畫面上邊一株老梅樁,枝勁花鮮;下邊一盆白描的水仙,筆...[詳細] 時間:2021-01-22 15:49 查看:296次標簽:春節(jié)春節(jié)八事馮驥才
到春節(jié)前的三兩天,家家開始蒸包子和饃,按當地風俗,正月十五之前是不能再蒸饃的,年前這幾天要蒸夠一家人半個多月所吃的饃和包子,還有走親戚要送出去的禮包。包子一般分三種,有肉作餡的肉包和用剁碎的蔬菜作餡的菜包,還有用紅小豆作餡的豆包。新年臨近的三兩天里,村子從早到...[詳細] 時間:2021-01-22 13:49 查看:653次標簽:春節(jié)過年:家鄉(xiāng)圓夢的炮聲陳忠實
最有趣的還是從各個農村來耍“花會”的了,演員們都是各個村落里冬閑的農民,節(jié)目大多是“跑旱船”,和“王大娘鋦大缸”之類,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輕人,搽著很厚的脂粉。鼓樂前導,后面就簇擁著許多小孩子。到我家門首,自然就圍上一大群人,于是他們就穿走演唱了起來,有樂器伴...[詳細] 時間:2021-01-21 16:57 查看:360次標簽:春節(jié)童年的春節(jié)冰心
我生長的家鄉(xiāng)是湘西邊上一個居民不到一萬戶的小縣城,但是獅子龍燈焰火,半世紀前在湘西各縣卻極著名。我憑頑童資格,和百十個大小頑童,追隨隊伍各處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燈的不僅要憑氣力,還得要勇敢。為表示英雄無畏,每當場坪中焰火上升時,白光直瀉數丈,有的還...[詳細] 時間:2021-01-21 16:48 查看:539次標簽:春節(jié)憶湘西過年沈從文
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來,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須把春聯(lián)貼好,必須大掃除一次,名曰掃房。必須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預備充足,至少足夠吃用一個星期的——按老習慣,鋪戶多數關五天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假若不預備下幾天的吃食,臨時不容易補充...[詳細] 時間:2021-01-21 16:33 查看:159次標簽:春節(jié)北京的春節(jié)老舍
【作者簡介】江蘇宿遷人,86年生,17歲入伍,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中華對聯(lián)文化研究院研究員,江蘇省楹聯(lián)研究會會員,宿遷市詩詞學會會員,宿城區(qū)詩協(xié)會員,宿城區(qū)作協(xié)會員,泗陽縣楹聯(lián)協(xié)會會員,曾青年文學家大賽詩詞評委,聯(lián)都空谷詩社理事,聯(lián)都對聯(lián)主評,聯(lián)都機關聯(lián)專欄評委...[詳細] 時間:2021-01-21 16:08 查看:608次標簽:2021年春節(jié)春聯(lián)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詳細] 時間:2021-01-21 15:49 查看:122次標簽:春節(jié)傳統(tǒng)文化詩詞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jié)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杭州錢塘縣人。...[詳細] 時間:2021-01-21 15:47 查看:111次標簽:春節(jié)傳統(tǒng)文化詩詞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詳細] 時間:2021-01-21 15:39 查看:161次標簽:春節(jié)傳統(tǒng)文化詩詞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詳細] 時間:2021-01-21 15:32 查看:113次標簽:春節(jié)傳統(tǒng)文化詩詞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詳細] 時間:2021-01-21 15:27 查看:120次標簽:春節(jié)傳統(tǒng)文化詩詞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后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詳細] 時間:2021-01-21 15:12 查看:95次標簽:春節(jié)傳統(tǒng)文化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