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報告> 文稿> 黨建> 正文

祁述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制度的建構歷程和啟示(4)

(三)探索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文化制度

這一階段的時間大致是從1978年到2013年。

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fā)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段話精辟概括了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文化建設的基本追求和目標:一是“發(fā)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二是“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建設的目標是要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制度,那么從文化角度講,怎樣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文化制度是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在改革開放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文化制度的建設體現出一些突出特點。

第一是社會力量開始進入文化生產領域。如何發(fā)揮文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文化領域改革進程中的一個核心問題是要建立文化市場,發(fā)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通過市場機制來促進文化產品生產。

1979年,廣州東方賓館開設了國內第一家音樂茶座,成為新時期我國文化市場興起的標志。在此之前,我國文化活動都由文化部門以及文化單位承擔。改革開放以后,廣州是率先對外開放的城市,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要舉辦國際商品交易會,很多外商包括港澳臺的商人紛紛集聚在廣州。為了滿足他們的業(yè)余生活特別是晚間生活需要,廣州東方賓館就開設了音樂茶座。它在當時引起轟動的原因有三:一是作為由非文化機構舉辦的活動,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二是邀請了港臺歌星到大陸來表演,這在改革開放初期算是一個壯舉;三是收費茶座開風氣之先。自此以后,全國各地由非文化部門舉辦的群眾性和營業(yè)性文化活動,如舞廳、街機游戲等,像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很快遍布祖國大江南北。

1980年前后,民間開始參與圖書的發(fā)行和生產業(yè)務,而改革開放以前,圖書都由國營出版社負責出版發(fā)行。社會力量進入文化生產領域,這是一個很大的變革。1985年,國內首個民營電影公司——珠海特區(qū)影視文化中心正式掛牌成立。90年代,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如今在電影業(yè)有很大影響的民營電影公司開始出現。1988年,文化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發(fā)布《關于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表明文化市場開始得到中央政府的承認。當時文化部還專門成立文化市場司對文化市場進行規(guī)劃和管理。

90年代,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網絡公司迅速發(fā)展起來。1995年,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成立。2000年,國務院通過《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2001年通過《電影管理條例》,在文化制度設計和政策法規(guī)上為網絡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堅實基礎。如今,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網、PC互聯網)已成為主要受眾的信息來源,移動新聞客戶端和社交平臺成為當代信息主要的傳播載體,傳統的電視、廣播、平面雜志等開始退居次要位置。

從娛樂活動來講,網絡娛樂規(guī)模也正在超越傳統娛樂規(guī)模。比如網劇、自制劇的數量已經超過各電視頻道發(fā)行的電視劇數量,網絡自制綜藝節(jié)目的數量也已超過衛(wèi)視綜藝的制作數量,網絡大電影與傳統電影開始呈現出并駕齊驅之勢。網絡小說已成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根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fā)布的《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fā)展報告》,國內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者已達1755萬。至2018年,網絡小說作品數量累計已達到2400多萬部。同時,網絡小說也影響著電視劇等其他藝術樣式的生產。

第二是逐步擴大文化市場的對外開放。1980年,我國試點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資的報紙《計算機世界》。2001年,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我們開始按照世貿組織的規(guī)則大規(guī)模放寬文化市場準入政策,同時對國內文化政策和相關法規(guī)進行系統的全方位調整。2014年,為使中國電視走出去,國家三星級涉外賓館允許一些境外衛(wèi)視節(jié)目落地。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樂園正式開園。北京環(huán)球影城主題公園正在積極籌備,預計2021年開園。

第三是不斷深化國有文化單位的體制機制改革。要發(fā)揮市場配置資源的積極作用,國有文化單位的改革始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改革開放初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八家國有媒體開始實行事業(yè)單位企業(yè)化管理,即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像企業(yè)一樣照常納稅。自此,國有媒體開始刊登廣告,自辦報紙的出版、印刷和發(fā)行業(yè)務,獨立進行一些經營活動。

1981年,演藝團隊開始進行改革。1985年,電影制片廠開始實行承包制,1987年不再有國家撥款,完全作為企業(yè)自負盈虧,照常納稅。1993年,廣電部將國產影片由中影公司統購統銷改為自主發(fā)行。

1995年,中國第一張都市類報紙《華西都市報》出現,除了有作為黨的喉舌的功能,同時開始滿足市民的需求。此后出現的很多都市類報紙,還有一部分青年報,如《北京青年報》等都承擔了很重要的滿足公民需求的功能。

2003年,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開始,中央專門成立了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發(fā)布了文化體制改革相關文件,提出了明確的改革思路。改革思路可以用六句話來概括:一是“兩個面向”,即面向群眾、面向市場,這是改革的基本原則;二是“兩個屬性”,即文化產品具有商品屬性和意識形態(tài)屬性雙重特征,兩者不可偏廢,這是改革的要求;三是“兩個功能”,即既要強調文化產品的教化功能也不能忽視文化產品的娛樂功能;四是“兩分法”,即把國有化單位特別是國有媒體劃分為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和經營性文化企業(yè);五是“一重點”,最終要達到構建文化企業(yè)的目的;六是“三不變”,即黨的喉舌性質不變、黨管干部不變、正確的輿論導向不變。

“兩分法”把國有媒體劃分為兩類,其中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主要承擔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經營性文化企業(yè)主要為市場監(jiān)管產品。兩類機構的改革思路是不一樣的,對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要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改革開放初期,由于財政力量不足,國家對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的支持力度不夠。2003年開始的改革通過明確哪些單位屬于公益類文化單位,并加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對這些單位的財政投入,確保了它們的正常運營。對經營性文化企業(yè),要創(chuàng)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

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主要是博物館、圖書館等群眾性文化場館;經營型文化企業(yè)主要是媒體和新聞出版單位。截至2010年底,我國共有出版社581家,除少數擬保留公益性出版單位外,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地方和高校出版社都已轉企改制。演藝集團也一樣,除國家級重大演出活動國字號的院團和地方承擔傳統戲曲弘揚的少量院團,其他絕大多數院團都要走向市場。

這次改革力度非常大。截至2011年底,全國文化系統2102家承擔改革任務的國有文藝院團,已完成和正在進行轉制、撤銷和劃轉的院團達1176家。全國有35家電影制片廠、70家電視劇制作機構、204家省市電影公司、293家電影院等國有經營性事業(yè)單位完成轉企改制;10多萬家國有印刷復制單位、3000多家國有新華書店全部轉企改制;1251家非時政類報刊已轉制或登記為企業(yè)。

在重視發(fā)揮文化市場在文化生產當中的作用的同時,我們也在建立構建公共文化體系的制度設計,即讓政府更多地承擔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職能。早在2002年,黨的十六大就提出了“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的主張。200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了《關于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發(fā)展目標和主要措施。

公共文化服務強調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具體包括讀書、看報、看電視、農村電影放映等十方面內容。以讀書為例,截至2015年11月25日,全國所有省(區(qū)、市)都開展了全民閱讀活動,400多個城市常設讀書節(jié)、讀書月等活動,每年吸引8億多讀者參與。

新時期文化制度建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其中之一是在文化理念上的重要建樹。比如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會上提出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二為”方向。再比如反對“唯題材論”,普通人民生活的題材都應納入到文藝創(chuàng)作過程當中的提出。通過對文化發(fā)展理念的不斷創(chuàng)新,我們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比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文化企業(y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培養(yǎng)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新時期文化制度建設的另一個成就是初步建立了文化市場體系和文化產業(yè)體系。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文化產品的極大豐富。就數量來講,我國很多領域的文化產品在全球居前列。比如電影市場的票房和收入穩(wěn)居世界第二,電視劇產量和播出量居世界第一,年舞臺藝術演出的場次和藝術品種居世界前列。每年出版的圖書數量達40多萬種,居世界第一。全球十大出版社里中國占據了兩家。這一時期也出現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比如電視劇《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小說《新星》《平凡的世界》等。

二是做大做強國有化企業(yè)取得了顯著成效。新時期涌現出一批發(fā)展得非常好的國有文化企業(yè)。比如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原江蘇出版集團)在2014年收購了美國出版國際有限公司童書業(yè)務,創(chuàng)下中國出版界規(guī)模最大的海外圖書并購。截至2018年,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總資產超547億元,在全國新聞出版業(yè)總體經濟規(guī)模綜合評價中名列第一,控有兩家主板及兩家新三板上市公司,連續(xù)入選“全國文化企業(yè)30強”。

三是民營化企業(yè)成為主力軍。民營化企業(yè)在包括電視劇、電影、綜藝節(jié)目等在內的所有娛樂產品的生產上都擔當著主體角色,在演藝、圖書出版等其他文化產業(yè)領域也成為不可忽視的生力軍。

這一時期,文化生產在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過程當中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也存在很多問題。面對網絡亂象,相關部門不斷開展網上專項整治活動,對散布謠言和低俗的網站進行嚴厲處理,被關停的網站和賬號不計其數。思想界和輿論界也始終對文化市場存在的問題進行理性、嚴肅地梳理和批評。2010年,胡錦濤同志在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會議上公開提出要“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

責任編輯:楊雪校對: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