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經(jīng)》看“詩教”的本質,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概括。
第一,詩教首先是一種藝術審美的教育。在當時,《詩經(jīng)》有很強的現(xiàn)實功利性,雖然稱不上是純粹的藝術,但它的形式是美的。詩的語言是最精美的語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讀就不禁讓人感嘆它的美;詩的音樂也是美的,所以孔子才會說“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因此,詩教首先是藝術審美的教育。
接下來我們看《鄭風·溱洧》這首詩,描繪的是春天的時候,鄭國的男女相會的事情。在鄭國有這樣一個風俗,到了3月份上巳節(jié)這一天,男子女子都要到水邊去用純甜的水來洗浴,為的是把冬天里積攢在人身上的不祥之氣全都沖洗掉。男女青年可以借這個機會自由地戀愛交友,這首詩交代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況。
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于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于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方渙渙兮”,溱水和洧水是鄭國的兩條河。“方渙渙”,水量特別大,特別豐富,指河水剛解凍之后奔騰的樣子。“士與女,方秉蕑兮”,男的和女的手里都拿著蘭花。“女曰觀乎?士曰既且。”女子問男子要不要一起去逛逛,男子說自己已經(jīng)去過了。“且往觀乎?”女子又再次邀請,問男子要不要再去看一看。“洧之外,洵訏且樂”,洧水旁,人又多又熱鬧。“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男男女女互相調(diào)笑游戲,離開時互贈芍藥花作別。
再來看第二段的內(nèi)容:“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于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這就像上面我給大家講的,通過少數(shù)幾個詞語的變換,以達到抒情的效果。整體看來,這首詩就像一張風俗畫一樣,展現(xiàn)了美的風俗,美的人,美的語言和美的意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