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時代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提升新時代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

摘要:提升文化自信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重大的理論創(chuàng)新,我們應該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當前和未來的維度,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展史、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人類社會發(fā)展史的高度,來認識其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

二、文化自信的本質是道路自信

從字面來看,文化自信是一個政黨、民族、國家對自己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心。然而,習近平總書記重視文化、強調文化自信卻并不限于對狹義文化的肯定和信心,而根本是對道路的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因為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價值理念,而發(fā)展道路、發(fā)展模式則是價值理念的具體體現。

當今世界,現代化道路或發(fā)展模式的問題凸顯出來。事實上,現代化是一個流動的概念,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現代化,每一時期現代化的內涵也各不相同。比如,十八大前,中國共產黨人理解的現代化就是農業(yè)、工業(yè)、國防、科技四個現代化;十八大后,又提出治理現代化,并成為建設的重點。

現代化道路也是一個流動的概念。在社會主義產生之前,現代化道路是單數,資本主義是唯一的現代化之路。在科學社會主義產生后,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開始了較量。近170年的競爭史,可謂各領風騷數十年。從1848年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社會主義比較弱小,制度沒有落地,而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期,兩種“主義”的較量,應該說是西風壓倒東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資本主義“千年至福”王國迷夢被打破,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普遍陷入大蕭條,馬克思分析的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全面顯現,并引發(fā)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fā)展并顯示出旺盛生命力,先是1917年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社會主義國家更是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那時人們的眼睛是“向東”的,很多西方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轉向東方,社會主義的吸引力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60年代,法國1968年“五月風暴”中,毛派組織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那段時期,可謂東風壓倒西風。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資本主義自我調整的步伐加快,特別是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消費社會的來臨,資本主義抓住了機遇,步入一個較快的發(fā)展時期;而社會主義國家則由于種種原因錯失了發(fā)展良機(基礎薄弱、資本主義的“圍剿”、對馬克思主義理解的偏差等等),與資本主義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終導致蘇東劇變,大多數國家的共產黨失去了執(zhí)政地位,共產主義運動在世界范圍內陷入低潮。在這段“主義”與制度的賽跑中,社會主義敗下陣來,那時,人們的眼睛是向西、向西,可謂西風壓倒東風。于是冷戰(zhàn)結束后,西方有人叫囂,歷史已經終結,西方的模式就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模式、最佳模式,西方道路就是各個民族、各個國家唯一的現代化之路,歷史已經證明,人類的現代化道路是單數,那就是資本主義。

然而,歷史并未按照那些西方思想家的“預言”演變,資本主義世界并未“風光”多少年。先是東南亞金融危機,然后是2008年發(fā)端于美國、波及整個世界的金融危機和最近的歐債危機等,資本主義經濟普遍陷入低迷,長時間在谷底徘徊。特別是隨著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社會也呈現了種種亂象:社會撕裂,保守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并逐漸蔓延,“逆全球化”思潮明顯上揚,不少國家社會階層分化嚴重,政治碎片化和意識形態(tài)逆主流化現象加劇,民粹主義大行其道,一系列“小概率事件”不斷成真等等。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當代人類也面臨著許多突出的難題,比如,貧富差距持續(xù)擴大,物欲追求奢華無度,個人主義惡性膨脹,社會誠信不斷消減,倫理道德每況愈下,人與自然關系日趨緊張,等等”。這就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狀況。

資本主義世界出現此種狀況絕非偶然,而是由其“內在機理”決定的,是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顯現。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就是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私有占有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fā)經濟危機。不論是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還是金融領域所引發(fā)的經濟危機,都不過是經濟危機的不同表現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資本主義不斷進行自我調節(jié),釋放生產關系的空間和潛能,使生產力得以快速發(fā)展,帶來了資本主義的一時繁榮。但是,資本主義世界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特別是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表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診斷并未過時,資本主義的病根并未被根除,資本主義仍然是一個“病態(tài)的制度”。這樣的制度、這樣的發(fā)展道路真的值得人追求嗎!

同時,資本主義世界一向以“文明世界”、“文明社會”自居,這也是西方一些思想家推崇資本主義的重要原因。然而,暫且不論資本主義的歷史一部血與火、侵略與掠奪、羊吃人的野蠻歷史,就其現實表現看,經濟危機也使其暴露出“野蠻性”。正像馬克思恩格斯當年所說:“社會突然發(fā)現自己回到了一時的野蠻狀態(tài);仿佛是工業(yè)和商業(yè)全被毀滅了,——這是什么緣故呢?因為社會上文明過度,生活資料太多,工業(yè)和商業(yè)太發(fā)達。社會所擁有的生產力已經不能再促進資產階級文明和資產階級所有制關系的發(fā)展”。不僅如此,在對外關系上,資本主義從來就沒有“文明”過。晚清士大夫楊度就認識到,在資本主義文明的世界里,只有“文明的國家”而沒有“文明的世界”,世界各國對內都講文明,對外都行野蠻。對土著居民的屠殺、兩次世界大戰(zhàn)以及中國人民所遭受的鴉片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朝鮮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等,都是此種野蠻行徑的表現。這樣的野蠻行徑一直到今天仍然沒有改變:海灣戰(zhàn)爭、入侵阿富汗、攻打敘利亞,每一次所謂的“正義戰(zhàn)爭”的背后實際都是利益。這樣的一種“文明”,真的值得人向往嗎!

2013年1月1日,在全國政協(xié)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毛澤東的一首詩來說明中國的狀況:“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特別是經過十八大以來的5年發(fā)展,當下的中國是“風景這邊更好”。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穩(wěn)中向好、結構調整優(yōu)化、人民生活改善。5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2013年至2016年,GDP年均增長7.2%,高于同期世界2.5%和發(fā)展中經濟體4%的平均增長水平;2016年,我國人均GDP在8000美元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加7311元,年均實際增長7.4%;2016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4335萬人,比2012年減少5564萬人。從國際看,5年來,我國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2016年,我國GDP占世界經濟總量的15%左右,比2012年提高超過3個百分點,穩(wěn)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到2016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0%以上,超過美國、歐元區(qū)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居世界第一位;我們發(fā)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主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北京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等系列外交活動,引領世界經濟向更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方向發(fā)展,中國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央。進言之,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fā)、全球性問題加劇的外部環(huán)境,面對我國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等一系列深刻變化,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磥恚谧罱?0多年特別是剛剛過去的5年,雖然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仍然處于低潮,但社會主義在中國卻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在這段時間,雖然不能說東風完全壓倒西風,但至少東風勢頭正勁,東方正在吸引世界的目光。

分析我們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因為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那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我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chuàng)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凸顯文化、強調文化自信,根本就是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就是要打破西方在發(fā)展模式問題上的獨霸地位,是要告訴世界人民,現代化之路、文明發(fā)展之路不是單數,而是復數;就是為了給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給人類的現代化之路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展史上、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而這個世界性意義就是:“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fā)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責任編輯:張弛校對: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