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行政應訴工作是行政機關尊重、接受法院對行政行為司法審查與監(jiān)督的必經之途,充分體現(xiàn)了行政訴訟法的根本價值,即監(jiān)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健全行政機關依法出庭應訴、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執(zhí)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斗ㄖ握ㄔO實施綱要(2015—2020年)》要求“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健全行政機關依法出庭應訴制度,尊重并執(zhí)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行政應訴工作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印發(fā)《關于行政訴訟應訴若干問題的通知》。截至目前,多個部委和地方公布了相應的具體實施意見,加強行政應訴工作正在我國全面推進。
加強行政應訴工作旨在實現(xiàn)行政訴訟的根本目的
現(xiàn)代行政訴訟和法治主義、人權保障息息相關,它基于對行政適法性控制和人民權利保護的要求而產生。行政訴訟的目的是監(jiān)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2014年11月,《行政訴訟法》將原第一條立法目的中的“維護和監(jiān)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修訂成“監(jiān)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刪“維護”、留“監(jiān)督”是此次修訂的一大亮點,是對我國行政訴訟根本目的認識的一大進步,體現(xiàn)了我國在國家政治、行政法理論、司法實踐等各層面中法治共識的形成,即行政訴訟法是一部監(jiān)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法律,而非僅僅維護行政機關權威的法律。
加強行政應訴工作是行政機關尊重、接受法院對行政行為司法審查與監(jiān)督的必備之意、必經之途。監(jiān)督的具體內容:一是推進建設責任政府。法律接受行政機關職權的同時,也賦予行政機關相應的義務和責任。因此,行政機關對于行政訴訟不得消極對待,不能有意或無意地放棄訴權。積極應訴,就是敢于面對行政爭議,這才是有責任的表現(xiàn)。二是推進建設誠信政府的法律價值。誠信政府的基本要求是誠信履約、誠信執(zhí)法、誠信守法。對人民有諾必踐、有法必依、依法辦事,并做到有錯必糾,切實承擔對人民的責任。因此,誠信政府的精神基礎就在于對法律的態(tài)度和對人民的態(tài)度。行政機關加強應訴是樹立法治政府形象最實際、最直觀的行為。三是推進建設法治政府。法治政府是依法治理和依法運行的政府。行政訴訟則是一種檢測依法行政水平,改善行政管理工作的客觀尺度。行政機關應訴既能反映行政執(zhí)法水平,也能反映行政機關對司法的尊重與司法價值的追求。
加強行政應訴能有效提升化解行政爭議的能力和水平
行政訴訟是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監(jiān)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的重要法律制度,做好行政應訴工作是行政機關的法定職責?!缎姓V訟法》施行以來,各地區(qū)、各部門依法履行行政應訴職責,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消極對待行政應訴、干預人民法院受理和審理行政案件、執(zhí)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不到位、行政應訴能力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加強行政應訴工作,對切實化解行政審判難問題、重塑司法公信力能起到有效作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