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就要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著力提高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著力增強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能力,不斷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
“偉大工程”最早由毛澤東提出。毛澤東同志在《〈共產黨人〉發(fā)刊詞》中明確指出:我們要建設一個全國范圍內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這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迫切地需要建設這樣一個黨。改革開放以后,我們采取了這個提法,叫做“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理解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這一部分內容,要把握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這個主線。純潔性就是說我們黨作為工人階級政黨,在思想、組織、作風等方面的特質,不容混淆。比如,腐敗分子進入我們黨,就要清理出去;“四風”問題在我們黨內一經出現,就要馬上肅清。純潔,是我們黨的特質。先進,是我們黨的作用,我們要引領廣大農民前進。先進和純潔都要落實在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上,因為我們黨是執(zhí)政黨,要有執(zhí)政的本領。這是黨的建設的主線,起把關定向的作用。
為什么要提主線問題?“七一”講話也作出了解釋,我們現在經受著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四大考驗”,要克服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四種危險”。根據這種情況,我們黨提出要把握黨的建設的主線,自我凈化、從嚴治黨。
如何落實從嚴治黨?按照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和黨章黨規(guī)來管黨治黨,嚴字當頭,把嚴的要求貫徹方方面面。“七一”講話也提出一些重要舉措。一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政治生態(tài)。什么叫政治生態(tài)?政治生態(tài)學是西方的一個概念,講經濟、政治如何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生態(tài)環(huán)境又如何影響經濟、政治。政治生態(tài)主要是說干部的從政行為和從政環(huán)境的關系。從政環(huán)境影響干部的從政行為,反過來,干部的從政行為又影響從政環(huán)境。通俗地說,一個單位的政治生態(tài)好,首先是領導班子的作風正,那么在這種好的政治環(huán)境下大家都想干正事、走正道、謀正業(yè)。如果政治生態(tài)壞,上梁不正下梁歪,大家都不好好干事,大搞跑官、買官、要官等不正之風,并孤立好好做事的人。所以,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政治生態(tài)。
二是對反腐敗形勢作出了一個基本判斷,堅持零容忍。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現在,進一步對反腐敗形勢作出了基本判斷。習總書記說:“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fā)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正在形成。”這個基本判斷有助于我們堅定信心。這里,我想要澄清一個對反腐敗斗爭的模糊認識。有人講,別再抓了,越抓越多,再抓就影響黨的威信、影響經濟穩(wěn)定了。我們要清楚,腐敗不是抓出來的,而是客觀存在的。腐敗和刑事犯罪不一樣,刑事犯罪是掩藏不住的客觀事實,而腐敗往往是大家不知道的,會造成國有資產的隱性流失?,F在,我們處置、清理腐敗分子,在任何意義上都是好事,懲處了一個腐敗分子,挽救教育了其他領導干部,避免了更大的損失。況且,我們的大多數干部并不是腐敗分子,他們是好的和比較好的,這個基本判斷不會因為今后繼續(xù)查處一些貪腐案件而動搖。所以,我們要有信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