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家“仁政”思想建立的封建政府,實行的是“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它維護著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特權(quán)利益,許多熟讀“四書”、“五經(jīng)”的仁人君子都變成了貪官污吏,趙高、李斯、李林甫、蔡京、秦檜、史彌遠、賈似道、嚴嵩、和珅……可謂如呂好問所說:“贓吏為害,遍于天下。自小至大,習以成風,株連蔓衍,不可復治。”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教,顯得蒼白無力。顯而易見,我們想要保障維護北京十里長安街的交通秩序,決不能靠對司機進行道德自覺性的教育,而無需設置紅綠燈。一個簡單的事實告訴我們,法規(guī)制度的建立遠遠大于道德的說教。21世紀的今天,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貪官污吏“前仆后繼”?一個個淪為階下囚呢?不是因為沒有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而是因為對他們?nèi)狈栏?、公開、透明的法律監(jiān)督。所以,對那些從政為官的“正人君子”而言,側(cè)重點并不是對他們進行道德的教育,而是多給他們準備一些法律的“監(jiān)獄”牢房,讓其提心吊膽,收斂而不敢貪贓枉法,變得廉潔奉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應當承認,中國有孔子而感到驕傲,感到光榮。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其中許多是具有普世價值的文化,如儒家所倡導的社會倫理道德、和為貴的處世原則,一直為西方世界所尊重。2009年10月28日,美國眾議院以361票贊成、47票反對,高票通過一項紀念孔子誕辰2560年的決議,頌揚孔子在“哲學、社會和政治思想方面做出的無價貢獻”。當今世界,正面臨資源貧缺、氣候異常、不同文化碰撞沖突的變革之際,我們更有理由相信,中華文化為提升中國在國際事務的話語權(quán)、增強中國的軟實力,可以發(fā)揮獨特的作用。因此,我們應當給孔子以應有的歷史地位,作出科學的評價。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