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法治下推進改革,改革中完善法治
“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jù)。”在中央深改組第二次會議上,習近平這樣為改革與法治“雙重奏”定調(diào)。
他說:“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fā)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xié)調(diào),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
“法者,治之端也。”在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路中,法治是貫穿始終的主線之一。他將改革和法治視為“鳥之兩翼、車之兩輪”,要求“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習近平在中央深改組會議上的闡述,顯出他對處理好改革與相關法律立、改、廢關系的重視:
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時,要“同步考慮改革涉及的立法問題,及時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議”;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quán)”。而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guī),要“及時修改和廢止”。
這體現(xiàn)了他對于改革實踐與依法推進之間辯證關系的深刻把握。堅持改革背景下的法治,是動態(tài)化完善的法治。而堅持法治背景下的改革,不僅有了合法性的框架基礎,且有攻克體制機制頑疾的“開路”力量。
穩(wěn)步向前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