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醞釀和試點多年之后,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將要在基層迎來全面推廣,基層公務員的評價體系與薪資調整或將面臨新一輪變革。在專家看來,在晉升渠道架起職務與職級“雙梯”之后,包括如何保障職級晉升科學透明、如何解決基層財政壓力等等,一系列執(zhí)行階段的改革難題,需要配套制度來破解。
現狀——
基層公務員的“待遇”尷尬
12月2日,中央深改組第七次會議審議了《關于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官方在新聞通稿中稱:“在職務之外開辟職級晉升通道,在全國縣以下機關實施這項改革,有利于調動廣大基層公務員的積極性。”
“基層公務員不升職也可漲工資”,“不當官也能享官員待遇”,“基層公務員將不再擔心晉升‘天花板’”……這項改革的“利好”影響迅速被各大媒體聚焦。輿論對于這條消息的敏感,反映出社會對于基層公務員薪酬話題的高度關注。
張醒是安徽某縣級機關的一名公務員,獲悉這個“利好”消息后,他的第一反應是:工資真的能漲?
工作四年,科員張醒的工資剛剛超過2000元。“親友都覺得我在政府機關上班,是個‘官’,但是,同樣工作四年,在縣城企業(yè)打工的同學至少也能領到3000多元,我的工作,中聽不中用。”張醒說,因為工資低,四年前跟自己一起入職的同事已經有人辭職,逃離體制內。
在中國的公務員體系里,公務員實行國家統(tǒng)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據媒體統(tǒng)計,當前各地公務員工資的四個組成部分中,職務工資約占20%,級別工資約占25%,地區(qū)附加津貼約占45%,各種補貼約占10%。
職務工資比例雖不高,但由于地區(qū)附加津貼多是按照職務發(fā)放,職務工資整體所占比例接近七成,職務對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有著決定性作用。
因此,長期以來,職務晉升被視為公務員隊伍中的最大激勵,職務提高不僅是手握權力的增加,也意味著薪資待遇的提高。
不過,對于張醒這樣的基層公務員來說,晉升職務又談何容易。
“比如縣以下,正處級只有縣委書記、縣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縣政協主席等少數幾個職務。多數公務員基本都是在科員、辦事員這兩個級別之間走完了個人仕途。”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對中新網記者說,對于絕大部分基層公務員來說,晉升機會的狹窄,就意味著提高待遇的機會渺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