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與思考】
盼望著,盼望著,在社會各界的翹首期盼中,高考改革方案終于揭開了面紗。仔細研讀這份《實施意見》以及媒體的相關梳理解讀,應該說,無論是十項舉措還是五大任務,這其中的干貨著實不少:譬如外語一年考兩次,其他科分散考、成績“6選3”,都有望克服“一考定終生”模式的弊端;又如明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不僅順應了民意,而且走在了整個改革的前面,有助于促進高考的公平、公正。
必須承認,此番高考改革的力度,的確是很大的。一方面,文理不再分科,可以讓學生們培養(yǎng)起更加全面的素質(zhì),這既是對民意的呼應,也是高考邁向多元化的階梯;另一方面,此次改革意圖突破“一考定終身”的意識,也是顯而易見的。高考統(tǒng)考只考語數(shù)外就是一個明證,而英語可以考兩次,其他科目“學完即考”、“一門一清”,報考大學時自選三科成績,這一系列的舉措,都只有一個指向,即打破“唯分數(shù)論”、“一考定終身”的頑疾??梢哉f,制度的善意是不言而喻的。
不過,另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是——近年來,關于招考的黑幕,的確是頻頻被曝光,“拼爹”、“100萬元上重點大學”等事情,正成為公眾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此番高考改革,其監(jiān)管戰(zhàn)線必然會被無限拉長。因為每一個科目的考試,都可能影響到一名學生的將來,在這樣的境況下,如果監(jiān)管機制無法及時跟上,是極有可能滋生腐敗的。而一旦如此,既會打擊公眾對高考改革新政的信心,更會戕害高考本身的公平與公正。
客觀來說,高考改革方案不可能一出來就完美,只可能一出來就吸納民意。對高考改革而言,不怕不完美,只怕沒行動,換句話說就是——深化高考改革要寧做愚公不做葉公,寧做愚公釘釘子,不做葉公撂挑子。這背后的意圖,亦不言而喻,在高考改革中,我們需要愚公移山一般的堅持與毅力,而不需要葉公一樣的高談闊論卻沒有實際行動。據(jù)悉,上海、浙江即將試點,希望這是愚公移“一考定終身”、“唯分數(shù)論”等大山的開始。就眼下來說,高考改革不妨按照時間表先改革起來,然后再摸著石頭過河。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jīng)典案例。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wǎng)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