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今后我這講的是全國的情況了,城市化率,中國按照這個規(guī)劃要達到70%,甚至要達到75%,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在今后,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會有11億到12億的人,要長期地居住、生活在城市里。我們現(xiàn)在只有6億多人,我們現(xiàn)在百分之五十幾的城市化率,我們?nèi)丝?3億多,我們大概有不到7億人住在城市里面,今后還會要有按照70%的比例,中國人口達到14億多,那么你大概要有11億的人要長期居住在城市里面。
未來城鎮(zhèn)化發(fā)展趨勢一個是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量,我剛才已經(jīng)說過了,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中國要想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它一定要有很高的城市化水平。因為你不可能設(shè)想說將來中國變成了一個中等發(fā)達國家,那么它還有50%是農(nóng)民,你這個不可能,世界上沒有這種類型的國家,所以你要想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肯定要實現(xiàn)你的城市化水平。那么人口的流動,當然這里面其實主要是城市化一個重要的過程了,那么我們看到,如果要是看中國幾個大的人口流動的聚集點。我們先看看長三角和珠三角這兩個地方,我們長三角原來就是省際遷入的這個趨勢,1982年到1987年,96萬,然后179萬、215萬、679萬。你看看到了2005年到2010年,2800萬人口流動遷移到了長三角,而珠三角呢?是2100多萬。合計起來兩個三角,就在這五年之內(nèi)4900多萬遷過去了。
大家可以看到,剛才說人口流動,其實中國流動,因為城市化就是人口流動變更這樣地域上流動的結(jié)果,那么中國的人口流動其實是三大一小的聚集區(qū),第一個是珠三角,第二個是長三角,其實還有一個,第三個就形成了一個城市群,第三個就是北京天津為核心的,我們叫三大人口聚集點?,F(xiàn)在城市圈不斷地涌現(xiàn),我們說長三角、珠三角,包括北京變化,包括中國已經(jīng)形成了以三大城市圈為主體的全國多元化、多層次的城市空間格局,出現(xiàn)了一批區(qū)域性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那么這三個城市群,一個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一個是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huán)渤海都市圈,另外一個是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那么這是三個巨大的增長集,聚集的效應非常明顯。
我覺得這個趨勢可能仍然不會有很大的改變,至少在一段時間里面不會有很大的改變,所以我覺得其實這里面就講到北京的問題了。北京這么一個大的背景下,北京今后城市的人口的膨脹和增長面臨著這么一個背景,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如果要講北京,我們可以看到,北京的流動人口在1982年全國只有600多萬流動人口時,北京占全國流動人口的2%;那么到了1990年占了2.28%;2000年占2.54%;2010年占了3.19%。這在全國,北京所吸納的流動人口的份額越來越大,實際上才占了3.19%。但是廣東和長三角吸收的人數(shù)比較多,所以占流動人口的比例比較大,因為人家省也比較大嘛,廣東現(xiàn)在加上流動人口都有一億多人了。那么北京本來自己戶籍人口才一千多萬,但它在全國這個比例,大家可以看到,逐年都是上漲的,從2%一直上漲到3.19%。
那么我們看到,如果要看北京戶籍人口和常住外來人口的增長趨勢,我覺得這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到了2000年以后,這個陡峭的上升,你就知道北京市的常住的所謂外來人口,這個增加,你看看現(xiàn)在增加的這一塊,我們在1998年還沒有這么多,我們到現(xiàn)在外來的常住人口居然到了這么高的水平?,F(xiàn)在人家說是北京的外來人口大概800多萬,這還是統(tǒng)計的,事實上是不是超了800多萬,你還都可以值得探討。但至少從現(xiàn)在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你都能看到增長如此之快,說明北京在這個城市發(fā)展過程中面臨的人口增長的壓力非常巨大。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