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創(chuàng)辦一流大學至關重要的第二點是:這些大學在極力地爭奪最優(yōu)秀的人材。早些時候,在中國的一次聚會上,有人問我,對于想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人,我能給點什么建議。我說,從長遠來看,要想創(chuàng)建一流大學,只有一件事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擁有最具創(chuàng)造力、最積極思考、最聰明的師資。]我說,如果一個大學能夠成功地找到一流的年輕學者,吸引他們留在大學工作,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一流的學者和一流的學生就會朝這些一流學者涌去;很多研究基金也會涌向這些一流學者。最終,成為一流大學的承諾是一定會實現(xiàn)的。
創(chuàng)造一流意味著不能有完全同等對待每個人的觀念;創(chuàng)造一流意味著要有這樣一種觀念,那就是:擁有最新思想的人一定是那些擁有最具威脅思想的人,而且學校還得學會化解這種威脅。創(chuàng)造一流意味著要接受最優(yōu)秀的人,因為最優(yōu)秀的人并不總是最容易相處的人。的確,事實是能使人們最具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最富挑戰(zhàn)性、并使他們的思想令人振奮的特點同時也是這些人難以以最順暢的方式適應社會的特點,而一流的大學能理解這一點,他們盡力去尋找這些最優(yōu)秀的人。
對保持一流大學很重要的第三點是:這些大學必須不斷尋找方式來衡量自己,不斷尋找方式來給自己追求卓越的壓力。在商界,在追求經濟效益的領域中,畢竟,大多數的機構都是如此,他們有一種現(xiàn)成的方式來衡量他們是否是一流的。這就是賬本底線。這就是利潤。而大學卻沒有這樣的衡量標準。因此,大學需要尋找其他的方式來確保自己總是朝一流大學的方向去努力。
那么,這些方式是什么呢?其中之一就是鼓勵學者們去尋找外面的研究基金。在哈佛大學,我們的科學家所進行的很大一部分的研究并沒有得到學校的資助。部分理由是因為我們的經費緊缺。我們想確保這些有限的經費能被用來支持那些如果大學不提供資金,其他人也不會資助的領域,這樣,我們就能把我們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些能夠提供研究基金的機構也在做他們自己的調查、做他們自己的監(jiān)管,他們對什么是最出色的研究項目會做出自己的評判。當他們進行這些評判時,資金就會流向那些能不斷出成果的人,而不會再流向那些成果很少的人那里去。
在大學,我們還做其他一些很重要的事,而且,我們還會在以后會更加積極地去做這些事。這就是:對于學校的每一部門,我們都會邀請世界上頂尖級的專家來評審我們的項目,告訴我們這項管理進展的如何、它的作用發(fā)揮的怎樣。我們用這些評審來作為我們確定未來方向的基礎。我們不允許那些正在負責某一項目的人來選擇誰來評審這一項目。相反,我們會從外面尋找那些最挑剔的人來做評審。
這一原則不只適用于各種項目,而且也適用于個人。在一個人被任命為哈佛大學的教授之前,他需要得到的不只是其所在領域將會成為其同事的人的認可,我們還會發(fā)信給他所在領域的各方面的頂尖級專家。這些專家要把這個人與同一領域的其他人進行比較,在任命任何人為哈佛大學教授之前,我們都會對這些評審進行仔細考慮。比較和競爭是給自己壓力去不斷追求一流的重要方式。
大學的第四個方面是非常微妙和復雜的。那就是:大學以集體價值觀的名義把自己置于很強的領導之下,這一點很具有諷刺意味。我曾強調過美國的總統(tǒng)也無權任命任何一個人作哈佛大學的教授。但是,同時,美國一流大學的目標就是要產生很強的領導人物。試想如果哈佛大學的一個學院有一個新院長的空缺。這個新院長產生的程序是什么?在世界很多地方,在全世界很多大學里,新院長往往都是由這個學院的教員投票選出來的,或新院長是基于某一學院大多數教授的同意而被選出來的。這種方式是很有效的。當一群教授做得很成功時,他們會從自己中間選出一個能使他們的成功最有效地延續(xù)的人。但是,這樣做也會常常產生平庸的人,出現(xiàn)不少弊病,因為,當一個機構運作的不是很好的時候,如果要選出一個新的領導,人們選出的常常是一個不具威脅性的新領導,而不是一個能承諾創(chuàng)造出卓越的新領導。這也就是為什么,在哈佛大學,我們給予大學校長這個權力來任命各個學院的新院長。這也就是為什么,在一流大學里,大學董事會來選擇大學校長,而不是通過大多數學生和教工的同意來選擇校長。
如果說我在哈佛大學作為世界一流大學之際,非常榮幸地當上了哈佛大學校長,我確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只是自1860年美國內戰(zhàn)結束后第七個成為哈佛大學校長的人。確實,讓有很強的領導才能的人長期擔任職務的這一傳統(tǒng),使得大學能在不斷變化的時代持續(xù)更新自己。
我認為以上列舉的每一方面:很強的領導層、競爭、外來的審察、對人才的無情競爭、與政治的分離,都非常重要,因為其中的每一條都不容易做到,每一條都很難。但是,在知識變得越來越重要的這一時代,這些方面不只在大學,而且在全社會,都變得很常見。
擺在我的大學、美國的大學、還有,依我之見,全世界其他大學面前的主要挑戰(zhàn)是什么?我將重點談論五個大的挑戰(zhàn),五個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大問題。我想,對這些問題,我們有一些答案,但是,可以肯定,我們并不是對每一個問題都有答案。
首先,努力設法解決全球化的問題,把我們最優(yōu)秀的東西傳播出去。從很多方面來講,世界與從前相比已經變得越來越小了。正如我在演講剛開始的時候提到的,十年前中國發(fā)展的狀況,那時人們沒有辦法從中國往美國打電話,這表明我們現(xiàn)在比二十年前交流的機會多多了。一年前,如果你讓美國人說出世界哪一個地方非常遙遠、非常落后,而且對美國無足輕重,他們很有可能會選阿富汗,這是襲擊紐約的本·拉登恐怖分子的大本營。我們需要調整大學的教育來促進學生不光是對他們所居住的社區(qū)的了解,而且要促使他們了解全世界。我們應該保持一種社會感,這會極大地促進大學的成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