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管理的人少不了要上溝通這門課。人在這個世界,80%的時間用在溝通上了,但實際上管理中80%的問題又產(chǎn)生于溝通,到底什么是溝通呢?大部分人都說溝通就是說話,我說你聽,這實在是大錯特錯了,溝通不是你說了什么,重要的是對方聽懂了什么。所以哈佛要求學員改變思維方式,要求學員在溝通的時候要考慮到對方的心理狀態(tài),在跟對方交流的時候不是按照自己想說的順序來說,而是要按照對方能夠理解的順序來說,讓對方能夠理解和明白。
接下來我想讓大家配合我做一件事,請拿出紙和筆,在紙上寫出自己的名字,這件事每個人都做了無數(shù)遍,寫出來的應該是龍飛鳳舞,瀟灑流暢。然后我讓大家用另一只手在紙上再寫一遍自己的名字,這次寫出來的是不是有點歪七扭八,目不忍睹?請問大家,如果在銀行取錢時,你的簽名是不常用的那只手簽出來的,能取出錢來嗎?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人就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一個習慣使右手的人發(fā)生車禍以后,右邊的胳膊沒了,到銀行取錢時用左手簽名,那銀行職員說,我知道這個名字是你的,我也知道這錢是你的,但由于你簽的字不像原來的,我不能把錢給你。怎么辦呢?這個人就回家去練自己的左手,如果天天練,三個月就能瀟灑地用自己的左手寫出同樣瀟灑的幾個字。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你的右手能做的事,你的左手全都能做,關(guān)鍵看你是否鍛煉你的左手;人的大腦也是如此,別人能做的事,你也全能做,關(guān)鍵看你是否鍛煉你的大腦。
前段時間看北京電視臺的一個節(jié)目,講的是一個小伙子兩只手都沒了,他不放棄自己的人生,開始鍛煉自己的腳,最后他能用他的腳穿針引線寫字畫畫,還能用他的腳彈鋼琴。當我聽到用腳彈出的那么優(yōu)美的琴聲時,我不僅仔細看了看我的手。練武的人說,一天不練就等于自廢武功,我就感到很多人的左手和大腦都已荒廢很久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