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壓力和煩惱,學會自我調(diào)適
關(guān)于有氧運動,在這里我只簡要地給大家說一下,因為后面主要講對待壓力和煩惱。
我們常說“活動活動,想活就得動”這個動主要是有氧運動。中老年人多做有氧運動即不欠氧債的運動。所謂有氧運動不欠氧債就是運動的時候吸進去的氧氣正好夠用,而無氧運動是欠著氧債的,像百米短跑、舉重、潛泳、憋氣掰腕子都是無氧運動,這些運動中老年人少做。青年人可以做一些激烈的運動,邁開大步子,每天走六千步到一萬步。
男性的蘋果型肥胖危險大,“腰帶長,壽命短”,這是一個英國諺語。而壓力型肥胖又叫外軸型肥胖相對來說比較安全?,F(xiàn)在有研究表明,1/3的胖人活得很健康,最后什么病都沒有,這些胖人大多數(shù)是外軸性肥胖。
下面主講精神壓力問題。
承受較大壓力的人往往領(lǐng)導承受較小壓力的人。人人都要承受壓力,我們老說減壓,沒有壓力人根本就沒法活,“沒有壓力就等于死亡”,這是美國的心臟科權(quán)威塞勒說的。我們應(yīng)該適應(yīng)壓力,利用壓力,甚至于制造點壓力,壓力適度是最重要的。
人除了追求名利以外,很重要的是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別人的認可,得到以后就會心理平衡,如果不滿足就肯定出現(xiàn)心理失衡。我們要防范各種病態(tài)心理。比如完美主義心理。如果一個人要求事情辦得非常完美,一點瑕疵都不允許,那么他的人際關(guān)系肯定緊張,辦事效果肯定低。比如病態(tài)的懷舊心理。上一點年紀的人,有時就會病態(tài)性的懷舊。有一個副部長級的老先生,人特別好,有一天我給他查完房,他叫住我,向我訴半天苦:現(xiàn)在都是什么世道???我一手提拔起來的某某局局長,跑來說我的自費藥需要誰誰誰簽字后才能辦,人一走茶就涼?。∥揖蛣袼耗鷽]看走眼,人家不還跑前跑后地在幫您報銷您的自費藥嗎?人家沒讓您自己跑,這樣的下屬已經(jīng)很不錯啦!人一走茶就該涼,您都走了,人家還不斷給您蓄熱水?這老先生聽了以后說:你的話有道理。老先生心態(tài)調(diào)整好了,氣消了,我沒有給他額外加藥,他的血壓就下來了。
不健康的心理、惡劣的心情具有污染性,我們應(yīng)該塑造陽光心態(tài),心理能達到動態(tài)平衡就行。心理絕對不平衡的人肯定要瘋掉,從早到晚埋怨上級無能,下級背叛,同事擠兌,大家算計,整個社會都虧待他,這樣的人早晚都得瘋。心理絕對平衡的人肯定是傻子,從早樂到晚,快樂每一分鐘,這也是一種病態(tài)。正常人應(yīng)該在這兩個極端中間,關(guān)鍵是負面情緒時間不要太長,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情六欲都是合理的,都是有用的,在一定范圍內(nèi)都是有益的。
什么叫心理應(yīng)對?就是心理需求為不為社會認可,不能滿足的時候,潛意識地應(yīng)用心理防御機制或有意識地采取一些自我保護措施,一般分為積極和消極兩類。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心理應(yīng)對的幾種形式。
第一克制,意控能制怒。寬容是最高層次的克制,是我們和諧社會很必要的一個元素。有人說老伴老嘮叨,病態(tài)的嘮叨是家庭的冷暴力。但也有人認為老伴的嘮叨像百靈鳥一樣,人家非常感激地聽著,還做了一首詩:相伴嘮叨自有緣,嘮叨半世亦纏綿。勸君休為嘮叨苦,但愿嘮叨到百年。您看這種心態(tài)多好。
第二發(fā)泄,宣泄解情結(jié)。女人比男人長壽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一個就是心理優(yōu)勢。中國是男人的社會,幾千年男尊女卑,唯獨在哭上對女士特別寬容。女子一哭,還有一個很好聽的文學術(shù)語叫梨花帶雨;男人要哭,那就是沒有出息。女人在最痛苦的時候,找一個知心朋友聊聊天,抹抹眼淚就痛快了。男子漢痛苦的時候最多也就是抽悶煙、喝悶酒。
英國人最近研究,總是微笑也可以導致抑郁。蒙娜麗莎永恒的微笑、神秘的微笑,那只存在于油畫上。如果我們從早樂到晚,如果微笑只是職業(yè)面具,它會扼殺其他的情緒,最終導致抑郁。微笑也要適度,有心理學家說,微笑時最重要的是讓對方感到善意和真誠,每次微笑不要超過一分鐘,這樣面部肌肉不會笑僵,也不會出現(xiàn)心理變僵等心理壓抑問題。當然如果您心情特別好,那您就盡情地展現(xiàn)您的笑容吧,真心自然的微笑是沒有時間限制的。
第三回避,時間推移法?;乇芸梢云较⒓磳l(fā)生的情緒爆炸,可暫時避免沖突爆發(fā)的惡果?;乇苁侨藗兿萑胄睦砝Ь硶r,最先也最容易采取的簡單可行的自我解脫的方法。中國有一句話,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惹不起還躲不起。換一個環(huán)境,到有水的地方去,再壞的心情也被水沖走了,我們都是羊水里泡大的,人天生是喜歡水的。
第四轉(zhuǎn)移,遷怒于別人。上級訓你一頓,你找點由頭把你的下級訓一頓。在工作中不順心,回家訓老婆一頓。轉(zhuǎn)移是最糟糕的心理應(yīng)對方式。負面情緒尤其容易在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傳染,家本應(yīng)是呵護心靈的場所,是避風的港灣,而不是心情垃圾站。家庭是很私秘的空間,沒有必要正襟危坐,沒有必要舉案齊眉,更沒必要在家里喊革命口號,在家里應(yīng)該是彼此呵護、溝通、宣泄。有一位女士非常聰明,在門上貼個條:“進門前,請脫去煩惱;回家時,帶快樂進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