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總則第四章是對違法犯罪黨員的紀律處分的規(guī)定,從第二十八條到第三十五條。
《條例》第二十八條增寫,“對違法犯罪的黨員,應當按照規(guī)定給予黨紀處分,做到適用紀律和適用法律有機融合,黨紀政務等處分相匹配”。
《條例》第二十九條是關于黨員違反法律涉嫌犯罪行為的處分規(guī)定,明確“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fā)現黨員有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徇私舞弊、浪費國家資財等違反法律涉嫌犯罪行為的,應當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條例》第三十條是關于黨員違紀違法的處分規(guī)定,明確“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fā)現黨員有刑法規(guī)定的行為,雖不構成犯罪但須追究黨紀責任的,或者有其他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違反治安管理等違法行為,損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應當視具體情節(jié)給予警告直至開除黨籍處分”,增寫“違反國家財經紀律,在公共資金收支、稅務管理、國有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管理、金融管理、財務會計管理等財經活動中有違法行為的,依照前款規(guī)定處理”,以及“黨員有嫖娼或者吸食、注射毒品等喪失黨員條件,嚴重敗壞黨的形象行為的,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條例》第三十一條是關于黨員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犯罪處分順序的規(guī)定,明確“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fā)現黨員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犯罪的,原則上先作出黨紀處分決定,并按照規(guī)定由監(jiān)察機關給予政務處分或者由任免機關(單位)給予處分后,再移送有關國家機關依法處理”。
黨員如果違紀又違法,先黨紀處分,然后政務處分或處分,最后移交國家機關依法處理。
《條例》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黨員被依法留置、逮捕的,黨組織應當按照管理權限中止其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黨員權利。根據監(jiān)察機關、司法機關處理結果,可以恢復其黨員權利的,應當及時予以恢復”。留置是一種監(jiān)察措施,2018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用留置取代“兩規(guī)”。逮捕是刑事訴訟中的一種強制措施。
《條例》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黨員犯罪情節(jié)輕微,人民檢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決并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如果黨員犯罪情節(jié)輕微,免予了刑事處罰,也要給予黨紀重處分,比如,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
《條例》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黨員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一是“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刑法規(guī)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二是“被單處或者附加剝奪政治權利”;三是“因過失犯罪,被依法判處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中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條例》第三十四條還規(guī)定,“因過失犯罪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被判處管制、拘役的,一般應當開除黨籍。對于個別可以不開除黨籍的,應當對照處分違紀黨員批準權限的規(guī)定,報請再上一級黨組織批準”。
《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黨員依法受到刑事責任追究的,黨組織應當根據司法機關的生效判決、裁定、決定及其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jié),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給予黨紀處分,是公職人員的由監(jiān)察機關給予相應政務處分或者由任免機關(單位)給予相應處分”。
如果法院先對受到刑事責任追究的黨員判刑了,這個黨員所在的黨組織要根據判決書再給他黨紀處分;如果這個黨員還是公職人員,監(jiān)察機關還要給他相應的政務處分。另外,對公職人員的處分,除了監(jiān)察機關的政務處分,公職人員任免機關或單位也要按照管理權限給他處分。這條增寫“由任免機關(單位)給予相應處分”。
《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黨員依法受到政務處分、任免機關(單位)給予的處分、行政處罰,應當追究黨紀責任的,黨組織可以根據生效的處分、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jié),經核實后依照規(guī)定給予相應黨紀處分或者組織處理。其中,黨員依法受到撤職以上處分的,應當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給予撤銷黨內職務以上處分”。這部分主要表達的是,如果黨員先受到政務處分,或者任免機關(單位)給予的處分、行政處罰,那么在追究他的黨紀責任的時候,要根據相關單位給出的處分、處罰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jié),經核實后給予黨紀處分或組織處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