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解決“怎么做”的實踐認識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5·17”重要講話清晰分析了當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還遠未結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xù)發(fā)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面對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活躍、主流和非主流同時并存、社會思潮紛紜激蕩的新形勢,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尤其需要看到,目前仍有一些同志對馬克思主義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上,在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個別領域中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
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把握住以下3個主要方面:一是體現(xiàn)繼承性、民族性;二是體現(xiàn)原創(chuàng)性、時代性;三是體現(xiàn)系統(tǒng)性、專業(yè)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首先要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不能采取淺嘗輒止、蜻蜓點水的態(tài)度,不下大氣力、不下苦功夫是難以掌握真諦、融會貫通的。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核心要解決好為什么人的問題。為什么人的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我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觀點,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chuàng)造,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經(jīng)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最終要落實到怎么用上來。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zhì)。新形勢下,堅持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要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統(tǒng)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chuàng)造。
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diào):“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yè),哲學社會科學戰(zhàn)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zhàn)線。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是繁榮發(fā)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的根本保證。”
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
(一)關于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文件
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對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出重要部署,并決定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高端智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