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我再問一個問題,我們家是一男一女,都是六歲,在玩游戲的方面,性別上面有沒有差別?
劉:我們家是女孩,她在玩游戲的時候,我絕對不會限制她。其實性別的差異與我們的培養(yǎng)方式有很大的關系,比如女孩就應該這樣、男孩就應該玩這個。
葉:我認為人與人的差距要大于男人與女人的差距。很多的性別差異,比如劉老師剛才講的性別差異的刻板印象的后天塑造化。我覺得好游戲不挑人,你一定能找到適合你的那款游戲,跟男女沒有關系。
劉:不要限制他,就是說女孩應該玩兒這樣的,男孩應該玩兒那樣的,但是他如果真的喜歡,我們也不要不讓他玩兒,順其自然。
葉:他肯定有他喜歡的題材,所以這就要考慮到他本身喜歡什么。
韓:所以我產生了下一個問題,游戲的年齡段。剛才您說0到3歲不接觸,那3歲之后玩什么類型的游戲、6歲以后玩什么類型的游戲,小學階段、中學階段呢?
劉:我推薦幾種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游戲。第一種是體感游戲,相當于把電子游戲和身體運動結合起來,其實對于孩子的發(fā)展特別好,非常適合大人和孩子一起玩。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運動一下出出汗,對于緩解情緒焦慮、促進交往都會有很明顯的作用。我非常贊同葉老師說的,你最好是有專門的設備給孩子,如果是iPad之類的,那么我們家長要注意這個密碼不能讓孩子知道,尤其是下載、支付這一系列的密碼。我們還可以控制孩子的屏幕時間,像我們家孩子玩游戲的專用設備是iPad,到了晚上10點鐘以后,任何軟件都是不能玩的。我們可以在屏幕時間里面看到,他看什么的時間是最長的,比如視頻軟件或者玩哪一個游戲時間太長了,我要對這個游戲進行一下設定。第二種,如果是在iPad上玩的游戲,我推薦合作類的游戲。我們做過研究,就是讓兩個不是好朋友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五分鐘的雙人合作類電子游戲,然后玩完了以后,過了幾個月以后再去問小朋友在班上有哪些好朋友,他會說當時跟他一起玩游戲的這個小朋友,盡管只玩了五分鐘。第三種是益智類的游戲,能非常好地提高空間虛擬旋轉能力。其實您給孩子選擇的平時的一些活動、課程,對孩子是有好處的,如果孩子沒有特別的需求,我們也不用說你就去玩吧。但如果孩子有這個需求,我們應該順其自然,在適當的時候加以控制。
葉:最后要提醒各位家長,孩子使用的電子產品如果是一款游戲機,請你記得把家長鎖打開,一種是時間管理鎖,一種是內容監(jiān)管鎖。如果你把內容監(jiān)管鎖打開了,不適宜的內容就直接不會出現(xiàn)。如果游戲機不具備這個功能,玩的游戲在設置里面一般都會有家長控制功能。你還要考慮,孩子看短視頻和中長視頻網站時,要不要打開青少年健康保護功能。孩子玩的如果是網游或者手游,需要不需要讓孩子納入未成年人防沉迷管理計劃。實際上這些功能都很完善,家長要用起來,而很多家長根本就不知道。
劉:我們家長在跟孩子一起玩游戲的時候,其實我感覺應該是走進去、帶出來。我們之前說的很多,是分享跟孩子一起玩、走進去的過程,我們要跨越這個數字鴻溝,知道孩子在玩什么、可以適當玩但不能沉迷。同時,我們還要能把孩子帶出來,用其他更有意義的非電子類的東西把他吸引出來,不能只讓他沉浸在游戲中。
葉:沒錯,小朋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應該尊重游戲的美好,但不應該讓它的美好掩蓋了其他的美好。我相信我們的觀眾也一定有所收獲。實際上對于游戲管理的話題,我們今天聊得已經非常深入了,也希望各位家長能夠調整狀態(tài),意識到讓孩子好好玩游戲、玩好游戲是我們的目的,孩子可以通過游戲得到什么。感謝劉老師,也感謝韓老師,我們今天就到這里了,各位再見。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