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呂不韋墓
相傳呂不韋墓位于今河南省偃師市首陽山鎮(zhèn)的大冢頭村。因為《史記》中記載他被竊葬于洛陽北芒山(現(xiàn)北邙山),而這個大冢所在地正是北芒山(現(xiàn)北邙山)。之前墓冢被圈進了偃師第一高中院內(nèi),近年來修洛偃快速通道,將這個大冢隔到了路的另外一邊,從校園里分出去了。1994年12月,首陽山鎮(zhèn)為其立紀念碑一座,西北大學(xué)原校長張豈之來偃講學(xué),參觀了呂不韋墓冢并為呂不韋紀念碑奠基,同時,應(yīng)偃師古都學(xué)會之請,撰寫了《秦相國呂不韋墓碑記》。不過這個大冢到底是不是呂不韋墓,現(xiàn)在還無法確定。
(三)呂不韋從富商巨賈到秦國相邦的過程
秦國安國君的庶子異人(后改名子楚)被送往趙國作為質(zhì)子時,有次呂不韋到邯鄲去做生意,見到異人后大喜,說:“異人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這句話就是成語奇貨可居的由來。呂不韋于是歸家問父親:“耕田可獲利幾倍呢?”父親答:“十倍。”呂不韋又問:“販賣珠玉,或獲利幾倍呢?”父親答:“百倍。”呂不韋又問:“立一個國家的君主,可獲利幾倍呢?”父親答:“無數(shù)。”于是呂不韋說:“如今努力耕田勞作,還不能做到豐衣足食;若是擁君建國則可澤被后世。我決定去做這筆買賣。”
可以說,呂不韋這步棋走得非常大膽,一個富商要想把一位在秦國并不起眼,而且在別國做質(zhì)子的庶子輔佐到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的王位上去,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呂不韋做了,而且成功了。
呂不韋前去拜訪異人,道:“我能光大您的門庭。”異人笑著說:“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門庭,然后再來光大我的門庭吧!”呂不韋順勢回復(fù):“我的門庭要等待您的門庭光大了才能光大。”異人馬上就明白呂不韋所言之意,與他坐在一起深談。呂不韋說:“秦王已經(jīng)老了,您的父親安國君被立為太子。安國君現(xiàn)在意屬您的兄弟子傒,子傒又有母親在后宮照應(yīng),而您排行中間,母親又不受寵,秦王死后,安國君繼位為王,您也不要指望同您長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邊的其他兄弟們爭太子之位。您自己又處于禍福難測的敵國,一旦秦趙開戰(zhàn),公子您的性命將難以保全。”異人嘆道:“是這樣,但該怎么辦呢?”呂不韋說:“如果公子聽信我,我倒有辦法讓您回國,且能繼承王位。我私下聽說安國君非常寵愛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但她能參與選立太子,只能從她身上下手。您很貧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來獻給親長,結(jié)交賓客。我呂不韋雖然不富有,但我愿意拿出千金來為你西去秦國游說,侍奉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讓他們立您為太子。”異人于是叩頭拜謝道:“如果實現(xiàn)了您的計劃,我愿意分秦國的土地和您共享。”
呂不韋于是拿出五百金給異人,作為異人在趙國日常生活和交結(jié)賓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買珍奇玩物,自己帶著西去秦國游說安國君的夫人。
對于他是如何游說華陽夫人的,《史記》和《戰(zhàn)國策》的記載有一些區(qū)別?!妒酚洝酚涊d的是在秦昭王的時代,呂不韋先去游說華陽夫人的姐姐,讓華陽夫人的姐姐去勸說華陽夫人。而《戰(zhàn)國策》的說法是在安國君已經(jīng)繼承了王位后,呂不韋找到華陽夫人的弟弟陽泉君去勸說華陽夫人。
從總體考量來看,我認為在時間方面《史記》的記載是正確的。因為這樣一件大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做成。因為安國君(即孝文王)繼承了王位后不到一年就死了。如果在這個時期去游說,是很困難的。但從人物方面來看,《戰(zhàn)國策》記載呂不韋先去游說華陽夫人的弟弟,然后通過華陽夫人的弟弟去游說華陽夫人,再勸安國君(即孝文王)也是合理的。因為如果呂不韋第一步就去見華陽夫人的姐姐,在當時那個時代顯得有點唐突。因此,在呂不韋如何游說華陽夫人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像高誘調(diào)和呂不韋的里籍一樣,綜合來看《史記》和《戰(zhàn)國策》對這件事的記載。
因華陽夫人是安國君(即孝文王)的夫人中最得寵的一位,但她無子,所以呂不韋在游說的過程當中主要利用了這點:“我聽說用美色來侍奉別人的,一旦色衰,寵愛也就隨之減少?,F(xiàn)在您甚被寵愛,卻沒有兒子,不趁這時結(jié)交一個有才能而孝順的人,立他為繼承人,并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時受到尊重,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兒子繼位為王,最終也不會失勢,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句話能得到萬世’的好處啊。不在容貌美麗之時樹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寵愛失去后,再想和太子說上一句話,還有可能嗎?現(xiàn)在子楚賢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為繼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寵愛,自己就會主動依附于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時提拔他為繼承人,那么夫人您一生在秦國都要受到尊寵。”于是在華陽夫人的勸說下,安國君立了異人為太子。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