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報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梁培先:書法臨摹的歷史變遷

QQ截圖20200707090201

梁培先 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講師

點擊觀看完整報告

點擊觀看視頻專輯

點擊觀看課件

我今天跟大家討論的是書法臨摹的問題。學習書法都要臨摹,在幾千年的書法史中,臨摹與每個時代的書法狀態(tài)有關,并且因為時代的不同而有很大變化。書法是與文字并生的。最早書法的概念實際上不是指今天作為藝術的書法,而是類似于春秋筆法,指怎樣運用筆法書寫文字、文章。到了隋唐時期,出現(xiàn)了“書家”這樣一個概念,即今天的書法家。把書法定位為藝術,是民國以來才有的。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把書法定義為藝術,與傳統(tǒng)之間有一定的錯位。

一、臨與摹的定義和區(qū)別

臨與摹的概念

“臨”就是照著寫,“摹”則近于仿影、復制。

(二)先于摹

“摹”首先需要有紙。所以,在紙張普及之前的數(shù)千年里,竹木簡是主要的書寫載體,此時無“摹”而只有“臨”。我們在歷史書里經(jīng)??吹綎|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但實際上在東漢時紙還沒有在人們生活中被普及。史書記載,東晉末年,有一個權臣叫做桓玄,他的父親桓溫與王羲之是同齡人。到了桓玄的時代,東晉已經(jīng)快滅亡了。桓玄當時掌握著國家大權,他下了一紙命令,即廢除竹簡,要求全國上下開始用紙。也就是說,只有到這個時間點,紙才是真正地被普及了。它距離蔡倫造紙有一二百年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實際上簡還大量存在。

湖南出土的幾萬片吳簡是三國時期的公文文書,三國時期距離蔡倫造紙已有一段時間,但是當時的官方文書依然寫在簡上。由此也可看出,紙的真正普及是比較晚的。而“摹”必須有比較薄的紙,沒有紙就談不上“摹”。因此,在用竹簡書寫的時代,沒有“摹”只有“臨”。

比如甲骨文。從甲骨文的材料來看,此時學習書法主要側(cè)重于學習文字,藝術的意義在乎其次,大多是學生照著師傅的樣式去臨寫。這樣的師徒相授的過程,延續(xù)時間很長。歷史上有敦煌寫經(jīng)書法,那么,為什么要寫經(jīng)呢?因為當時有這個職業(yè)的需求,比如你信佛教,佛教里抄經(jīng)是做功德的,但是你又不識字怎么辦呢?掏點銀子給專門寫經(jīng)的人來幫你抄。寫經(jīng)之人抄完之后,會在最后寫上一句話,諸如“把這個功德給這個掏錢的人”,這就等于掏錢之人做了功德。由此產(chǎn)生出“經(jīng)生”這樣一種職業(yè)。“經(jīng)生”這個職業(yè)在社會的較低層,他們之間雖然也是師徒相授的,但達不到文人的高度,且?guī)熗较嗍谝彩钦罩鴮懙模瑤煾祵懯裁礃幼?,學生就寫什么樣子。

從北魏到唐朝末年,一直都有人在抄經(jīng)。抄經(jīng)的字體變化比較穩(wěn)定。怎么來解釋這個現(xiàn)象呢?大家看了今天的民間藝術就會理解,比如山東濰坊一帶的楊家埠年畫、河南的朱仙鎮(zhèn)剪紙、徽州的木雕,這些木雕也罷,剪紙也罷,仍然延續(xù)著民國時期,乃至更早時期的一些習慣。因為民間藝術強調(diào)一種延續(xù)性,而對今日所說的藝術風格的追求、個人風格的顯現(xiàn)卻不是很關注。

因此,在紙張出現(xiàn)之前,民間是照著寫字;而紙張出現(xiàn)之后,就出現(xiàn)了摹。摹與民間師傅帶徒弟的形式有了很大的不同。

責任編輯:葉其英校對: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