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近幾年來的申論材料,案例材料依然占據(jù)著最大比重,小到個人,大到一些城市乃至國家,案例材料可謂試題中的“???rdquo;。眾所周知,申論的作答本質在于圍繞題干信息去材料中尋找答案,讀懂材料是采點的關鍵,于是在案例占絕對比重情形下,能夠“讀懂”材料中的案例就顯得尤為重要。所謂案例,就是將一些典型的富有多種意義的事件進行陳述,它是人們所經(jīng)歷的故事當中的有意截取,而讀懂案例的關鍵就是要把握好命題專家的這個“意”。中公教育在此將列舉案例材料常見的幾種情況,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 案例的構成要素
在申論材料中,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案例會具備主體+處境+做法+結果+啟式這五種要素,但并非所有的案例都是五要素齊全,任意組合也可成為簡單的案例,比如“鸚哥嶺上的年輕人致力于海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就是一個“主體+做法”的構成。而案例要素構成的一致性則是文章寫作中案例排比的關鍵。對于材料中案例的出現(xiàn)情況而言,不同的情形下,我們要重點關注的要素是不同的。
二、 案例材料出現(xiàn)的幾種情況
(一)案例作為例子、論據(jù)出現(xiàn),只為了正面前后文的某一句話或者某個觀點。此情形具備兩種特征。
1.案例本身并無太大價值,可以快速閱讀,重點關注該案例所要佐證的觀點即可。例題如下:
題干:闡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
材料:自古以來,內河船運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安全性和可觀賞性,一直得到人們的重視。英國許多地方近幾年還紛紛疏通古代運河以供城市間輸送游客和農產(chǎn)品所需。
分析:在此段文字中,英國的案例是為了佐證前面的觀點,抓取觀點中的核心信息即可得出城市水系具備航運功能。
2.案例和觀點具備一致性。觀點所強調的就是案例所強調的。在要點不好找尋時抓住兩者的共性即可。例題如下:
題干同上。材料:絕大多數(shù)歷史悠久的城市,都是先有河,后有城,許多城市的歷史是沉淀在河道、湖泊、海濱和濕地上的。如北京城區(qū)所有的河流,幾乎都可以找到與其相關的歷史文化古跡或典故。
中公解析:在此段文字中難以直接提煉水系的功能,但是通過案例和前面的觀點可提煉兩者的共性和高頻詞,不難得出“歷史、文化”這樣的關鍵詞,所以城市水系具備歷史文化功能,或者涵養(yǎng)歷史的功能。
(二)成功、失敗的案例均可提供對策,需要關注案例中的做法。適用于需要對策的情況,比如:歸納概括做法,綜合分析的對策、提出對策題目、需要對策的貫徹執(zhí)行題目和尋找對策型分論點。例題如下:
題干:請就如何擺脫青春迷茫提出建議
材料:而對自己能勝任這份工作的秘訣,他也很直接地表示:“其實沒什么秘訣,首先是熱愛,其次是勤奮。坦白地說,我記憶力不好,語言天賦也不高,出生農村,直到初中才開始接觸到外語。初中時每次期末考,英語都是倒數(shù)幾名。關鍵是一步一步自己找方法,其實學習和生活一樣,就是為了不那么辛苦而辛苦。
中公解析:抓住案例中的做法即可得到“熱愛、勤奮、一步一步找尋方法”這樣的對策關鍵詞。
(三)失敗的案例可提供問題,需要關注案例中的處境和做法。適用于需要問題的情況,例如歸納概括問題,綜合分析的問題時等情況。例題如下:
題干:概括當前大學生就業(yè)難的表現(xiàn)
材料:面對記者的采訪,畢業(yè)兩年的小李坦言到,雖然自己很想找一份合適的工作,但是面對父母的壓力,也只能繼續(xù)備戰(zhàn)考研。
中公解析:分析小李的處境,不難得出就業(yè)難表現(xiàn)為:相比于就業(yè),家長更希望孩子考研。
(四)個人正面案例會提供精神品質,需要關注案例中的處境和做法。一般適用于考察精神品質的題目。例題如下:
題干:概括材料中的楷模在修身方面有哪些可取之處。
材料:袁老師會講授知識,喚起學生的求知欲,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與學生溝通,通過“筆談集”用文字的方式與學生溝通,給予學生愛與關注。
分析:精神品質源自于做法,但卻高于做法,需要從做法中去提煉。“會講授、采取適合的教學方法”不難得出“教學有方”這樣的關鍵詞,“給與學生愛和關注”不難得出“關愛學生”這樣的關鍵詞。
(五)當材料中涉及兩則以上的案例,且無觀點,無對案例的總結說明時,可以通過對案例的對比,抓住關鍵信息。例題如下:
題干:歸納概括我國存在垃圾難題的具體表現(xiàn)
材料:“番禺事件”曾受到媒體廣泛關注,該事件發(fā)生在廣州市番禹去。當時,廣州市規(guī)劃在番禺區(qū)大石鎮(zhèn)建設一個日處理垃圾2000噸的垃圾焚燒廠,而距離焚燒廠選址兩公里外,就是享譽廣東地產(chǎn)界的番禺華南板塊,分布在這里的樓盤,因為環(huán)境優(yōu)美、品質高端而吸引了超過30萬廣州人來此定居。華南板塊的居民擔心。垃圾焚燒會釋放二噁英等致癌物質,因而強烈反對政府規(guī)劃。他們紛紛走出家門,簽署反對意見書,并通過信訪、網(wǎng)上投訴等方式,向負責此事的番禺區(qū)政府、廣州城管委等部門表達訴求。經(jīng)過漫長的溝通與協(xié)商,政府與居民雙方最終達成共識:垃圾焚燒廠暫停,但居民垃圾要減量。
2013年7月下旬,北京海淀、昌平的一些小區(qū)居民反映,小區(qū)的垃圾已經(jīng)出現(xiàn)連續(xù)幾天堆放在小區(qū)里的情況。小區(qū)物業(yè)解釋稱,該小區(qū)垃圾指定消納點是北京昌平的阿蘇衛(wèi)垃圾填埋場,進入填埋場的垃圾清運車被附近村民扣下,導致垃圾無法正常清運。阿蘇衛(wèi)垃圾填埋場在北京昌平區(qū),鄰近六環(huán)。附近鄰著二德莊、阿蘇衛(wèi)、百善和牛房圈四個村子,最近的不過兩三公里。附近村民說,垃圾場平時飄出惡臭,家里都不能開窗戶。通往垃圾填埋場的道路兩旁,柳樹成蔭,周邊農田也滿是綠色,但這里的空氣卻不怎么清新。在垃圾填埋場東門外的路上,還停著大約十輛垃圾車,里面的垃圾發(fā)出腐臭味。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