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略學札記
心得
目錄
心得
之一 大國崛起于地區(qū)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擴張
之二 弱國多補唯物論,強國多補辯證法
之三 臺海布局,貴在謀勢
之四 中印之爭,乃制度之爭
之五 在國力極限處發(fā)動攻勢,是國家崩潰的開始
之六 喜光暈血,乃為政大忌
之七 神多民弱,權散國亂
之八 中國崛起最需要的不是鴿派或鷹派,而是龍派
之九 雷鋒不是超階級的牧師
之十 英雄的高度即民族的高度
之十一 沒有方向的知識只能成為學科而不能成為科學
之十二 戰(zhàn)略是關于國家養(yǎng)生的學問
之十三 聽其言而觀其行,是判斷美國外交走向的最簡潔的方式
史鑒
之一列寧:單靠農(nóng)業(yè)的豐收還不夠,我們還要有重工業(yè)
之二 地眾分說明國家分裂,神眾分說明民眾分裂
治學
之一青年憑才氣彰顯學理,老來靠學問貼切事理
之二能說出新穎觀點,那叫才氣;能證明出這種觀點,那叫學問
之三寫文章猶如建房,不能只在讀者面前擺出摞摞青磚而不拿出藍圖
之四講真話,不如講真理。講真話需要勇氣,而講真理則需要過腦
筆記
之一 戰(zhàn)爭比和平發(fā)達得早
之二 要團結絕大多數(shù)人,這是戰(zhàn)略問題
之三 壞事越多,好處就要來了
之四 做好事也要商量著做
人物
之一 當面臨新的歷史性難題,大多數(shù)中國人都會想到毛澤東
之二 “好施小惠,言不及義”式的牧師情懷,既無益于內(nèi)政也無補于外交
人生
之一 《老子》,天下第一
之二 生死之地有真理
之三 競爭乃境界之爭
之四 落潮之時,越游離岸越遠;漲潮之際,靜漂自可登陸
之五 人壓不垮,但可吹垮;國事亦然
之六 朋友要好,談錢要少;感情要深,主義要真
之七 沒有歷史坐標的道德是蒼白的
文藝
之一 好作家創(chuàng)造的是一個時代,而不是一群“粉絲”
之二 在當下,只要“我想去延安”,中國就有希望。
字詞
之一 一個中心為“忠”,兩個中心為“患”
之二 吳,東南之謂,主談。不談曰“吞”
之三 勢由形出,形隨勢變,是謂“形勢”
之四 祖,族之根
之五 毛澤東說:“我發(fā)明了一個英文詞匯,paper tiger。”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