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木: 大國崛起的歷史經驗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張文木: 大國崛起的歷史經驗

【摘要】革命在民族國家崛起中有著巨大的作用,大國崛起是對舊國家革命的結果,而能夠主導世界文明的民族和國家需要具備更為進步的世界觀和統(tǒng)一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在中國對內要求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對外需要堅持“不稱霸”原則。研究和總結英國、美國、蘇聯(lián)等大國及更多國家崛起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和挫折教訓,對于我們順利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目標是有益的。本文主要內容發(fā)于云南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南亞東南亞研究》2018年第1期。

全文目錄

一 國家與革命:大國崛起兩大前提

二 能夠走向并主導世界的民族和國家,首先具備的是更為進步的世界觀

三 一個中心為忠,兩個中心為患—中國的經驗與西方的教訓

四 低成本的“革命”,高成本的發(fā)展——印度的教訓

五 大國崛起于地區(qū)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擴張

余論:大國崛起的歷史經驗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1]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告誡全黨:“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2]我們做國際政治研究首先要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yè)服務;不僅要研究和總結大國崛起的成功經驗,更要研究和總結大國,特別是英美國家崛起過程中挫折和教訓,這對于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避免“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曲折,順利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目標是有益的

一  國家與革命:大國崛起的兩大前提

文明是怎么產生的,文明就是在階級的反抗和壓迫中產生的。毛澤東說:“階級斗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3]沒有國家,革命便沒了方向,而沒有革命,國家則不能出現(xiàn)。西方是如此,東方也是如此;資產階級是如此,無產階級也是如此。黑格爾說:“國家不是藝術品。”[4]

大國崛起——比如英國、美國、蘇聯(lián)、中國的崛起等——都是對舊國家革命的結果,而革命都是新興大國崛起和舊國家衰落的重要原因。因而,否定革命、從而看不透甚至否定國家的本質——這無異于否定自己的身世——無一例外地都是造成大國衰落重要原因。為此,列寧在十月革命臨近爆發(fā)的前兩個月專寫了《國家與革命》一書,告訴無產階級,要想獲得解放,就必須學習資產階級,也用革命的方式建立本階級專政的國家。列寧說:

只有承認階級斗爭、同時也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才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同庸俗的小資產者(以及大資產者)之間的最大區(qū)別就在這里。必須用這塊試金石來測驗是否真正了解和承認馬克思主義。[5]

列寧注意到,每當歷史處于關鍵時刻,革命、從而革命的目的即國家問題都會出現(xiàn)激烈的理論斗爭,為此,列寧在這本小冊子開篇便聲明:“現(xiàn)在無論在理論方面或在政治實踐方面,都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6]認為:“如果不在“國家”問題上反對機會主義偏見,就無法進行斗爭來使勞動都擺脫資產階級的影響,特別是擺脫帝國主義資產階級的影響。”[7]

戈爾巴喬夫看不透這一點,在他治下的蘇聯(lián)意識形態(tài)告別了革命從而否定國家的本質,1987年戈爾巴喬夫發(fā)表《改革與新思維》說:

新思維的核心是承認全人類的價值高于一切,更確切地說,是承認人類的生存高于一切。[8]

英國人立即從戈爾巴喬夫的講話中捕捉到了戰(zhàn)機。1991年,撒切爾在美國休士頓講話中認為,蘇聯(lián)借助計劃經濟,加上獨特的精神和物質刺激手段相結合,蘇聯(lián)的經濟發(fā)展指標很高。蘇聯(lián)豐厚的自然資源如果加以合理的運用,那么蘇聯(lián)完全有可能把西方國家擠出世界市場。那怎么辦呢?撒切爾說,對其制造內部問題,找代理人,找誰呢?她說這個人就是戈爾巴喬夫。撒切爾說,安德羅波夫逝世后,經過他們幫助的戈爾巴喬夫可以繼任,借助他可以實現(xiàn)他們的想法。撒切爾的智囊對戈爾巴喬夫的評價是不夠謹慎,容易被誘導,極其愛好虛榮,還與蘇聯(lián)政界大多數(shù)精英關系良好。什么叫精英,這在今天的中國就叫鼓吹西方普世價值的“公知”。在講話結束時,撒切爾一語道破天機說:“事實上蘇聯(lián)已經解體了,不過在法律上蘇聯(lián)還存在。我負責任地告訴諸位,不出一個月的時間,你們就會聽到法律上蘇聯(lián)解體的消息。”[9]當時蘇聯(lián)還沒有解體,撒切爾為什么敢這樣說?因為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倒向了西方普世價值。

戈爾巴喬夫上臺后,蘇聯(lián)迅速在戈氏推行的“公開性”和“壯士斷腕”式的市場化“改革”中分崩離析。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宮上的蘇聯(lián)國旗正式落下。似乎是歷史的安排,這天正是圣誕節(jié)。有意選擇這天宣布蘇聯(lián)解體顯然是戈爾巴喬夫獻給西方的“圣誕大禮”。就這樣,列寧、斯大林建立的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轟然倒下了。

與此相反,而每逢歷史出現(xiàn)重大變故,中國共產黨總能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立場并由此將引導中國渡過難關、走向勝利。與十月革命前列寧寫作《國家與革命》一樣,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全國性政權即將建立的前夕﹐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發(fā)表論人民民主專政》,毛澤東堅持列寧主義的國家學說,認為無產階級專政“這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是一個護身的法寶,是一個傳家的法寶,直到國外的帝國主義和國內的階級被徹底地干凈地消滅之日,這個法寶是萬萬不可以棄置不用的。越是反動派罵‘極權政府’,就越顯得是一個寶貝”。[10]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講話中告誡新一屆領導集體:“運用人民民主專政的力量,鞏固人民的政權,是正義的事情,沒有什么輸理的地方。”[11]

責任編輯:葉其英校對: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