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3
圖13是一次中法兒童繪畫比賽的得獎作品,主題叫度假。這些孩子的畫不能用細膩、全面、充分來理解,而是要看細節(jié),從細節(jié)中可以看到很生動的東西,比如她畫的腳,把休閑、得意、舒服的感覺畫出來了。說明她是觀察、思考了的。她媽媽說,我怎么覺得像小孩不能出去玩,被鎖在家里呢?孩子說不是的,你看,我的頭發(fā)吹著海風,我的裙子多美呀……她自己很有主意,你沒看見,但是她看見了。如果孩子被迫、無奈地在屋子里,她不會畫小貓這么養(yǎng)神地在這躺著,她的畫面一定是不高興的。還有桌面上擺著一盆花和一本閑書,多美呀!這幅作品獲得了“小畫家獎”,那些法國評委說這個小孩的畫特成熟,就是她比一般的孩子想得要豐富和成熟。
圖14
這(圖14)也是得獎作品,這孩子特別愛運動,他說想畫滑冰。畫面上的人有的要摔倒,表情挺緊張的,另外一個人使勁地把那個人托著,把他們的表情都畫出來了。孩子是動了腦筋的,他不是隨便畫一下,而是一邊畫一邊在想,應該用什么東西去表現這個人物。這兩個作品得獎,就是因為這些都是孩子作品里特別可貴的東西。
我們在課題里面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跟孩子對話,家長要多跟孩子聊天,多聽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給他們隨便下定義。為什么很多孩子畫著畫著就不畫了?就是家長老說孩子畫的不好,孩子很在意家長們的語言和表情,你的表情是不屑或很輕視,他其實是都知道的。還有的時候家長要求孩子如何畫,孩子會覺得自己這樣畫父母會高興,但其實他不想那樣畫,可是畫完了家長高興,他就想迎合家長。所以說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我們在教學里就會很注重跟孩子的對話,盡量用一些詢問的方式,而不是說你要改成什么樣子,你要畫什么樣。我們用“你為什么這么想的呀?”“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呀?”等提示性的語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