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體系保障。體系保障,不僅僅是某一方面,而是一個體系。包含觀念的轉變,這是前提;政策措施的落實,是關鍵;組織保障、能力保障,是根本。
首先,觀念的轉變。比如,什么是“縮小版的大水漫灌”?這也是存在較為普遍的現象。舉個例子,一個村100戶,其中有50個貧困戶。精準識別貧困戶以后,就通過幫助養(yǎng)羊增收來幫扶。家家戶戶都發(fā)羊,給小額信貸支持。但一年以后,會發(fā)現至少一半以上貧困戶都養(yǎng)不活。什么原因?多種多樣。因為有些貧困戶根本不是因為缺收入致貧的,可能主要是看病花錢太多。有些是因為上學等教育費用,一下子幾個孩子上學了,就貧困了。有些貧困戶根本就不知道怎么養(yǎng)羊。這就是典型的“縮小版的大水漫灌”。體系化的觀念不轉變,就很容易回到原來的扶貧老路上。
其次,政策的保證。這幾年,國家扶貧資金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今年已達867億,五年前才200多億。這867億,加上將近500-600億省、市級的財政預算安排,就達到了1400多億,資金量已經足夠大。但是,資金投入僅是體系保障的一部分。精準扶貧體系的政策保證是一個體系,除了財政投入,還有金融的支持。這幾年,人民銀行牽頭的“一行三會”出臺了各種各樣的支持政策,甚至是公司上市的政策可以有綠色通道。原來的小額信貸可以免擔保、免抵押,而且沒封頂。這些舉措,國家政策只能對一般性的做出規(guī)定,給地方留下很大空間。但是,如果我們不深入學習、理解,再多文件也沒用。比如說小額信貸,如果把貧困戶、次貧困戶貸款的意愿調動起來,把信用體系建起來,讓政府的各種服務能夠轉變?yōu)樾庞茫敲催@個資金的來源就是不受限制的。832個縣中,用得快、用得多的縣,就受益快。比如土地政策,最邊遠的如黔西南地區(qū)的村土地指標,可以拿到貴陽甚至廣州去交易,這是有政策的。再如社會的參與。現在社會參與的力量很大,大到像恒大120多億去對口無償幫扶畢節(jié)市。小到“萬企幫萬村”,現在是近3萬個企業(yè)幫扶2萬多個村。再有就是氛圍的營造。脫貧攻堅無論對黨政機關,對企業(yè),對社會都是一座金礦。只要想有所作為都可以從脫貧攻堅中去展現、實現各自的需求,前提是必須要按習總書記的要求服務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第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組織體系。這方面的組織體系是很嚴密的,現在各級黨政領導只看到了約談、考核,實際上僅是體系化管理的一個部分。組織體系包括黨的領導落實責任、考核機制、約束機制、退出機制等。比如說加強黨的領導,必須把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戰(zhàn)斗力執(zhí)政基礎的夯實,作為脫貧攻堅的一個根本要求。現在成功的典型,基本上在黨建上都是領先的,如現在貴州推廣的唐約村,就是靠黨支部的力量把全村更好組織起來的。要把貧困村的致富帶頭人,通過扶貧培養(yǎng)成村黨支部的帶頭人,同時注重把村黨支部帶頭人培養(yǎng)成村致富帶頭人,這就是基層黨建工作。把貧困村的致富帶頭人和村帶頭人的培養(yǎng),納入全縣域黨建工作,就叫統攬全局,堅持黨的領導。
第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能力保障。能力建設是一個體系。比如各級領導小組要有決策和監(jiān)督的能力,行業(yè)部門需要有扶貧項目、資金管理的能力,扶貧系統需要有力有效的執(zhí)行能力,社會參與需要如何參與的能力,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需要精準扶貧的能力,貧困村、貧困戶全過程參與和自我發(fā)展能力的建設都屬于能力體系部分。只注重其中一部分,肯定不夠。如何通過部分帶動整個能力建設,是精準扶貧落實的重要方面。
第七,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行動落實。包括落實平臺建設、開展教育扶貧、交通扶貧等十大行動。主要通過這些行動方式把國家各種政策更精準地落實到貧困村、貧困戶。如果成功了,可能會演變成為國家各行各業(yè)在解決某個領域問題的辦法和路徑。從專項扶貧角度講,提出十項工程,比如貧困村提升工程,如果僅僅解決單家單戶的“兩不愁”、“三保障”,而不解決整個貧困村各個方面,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凝聚力的提升,那么貧困戶的脫貧肯定是不穩(wěn)定的。要建立穩(wěn)定脫貧的長效機制,讓貧困戶穩(wěn)定脫貧,還需要依靠集體。脫貧包含有物質資本、人力資本,這兩個資本達到一定的水準后,就需要社會資本的提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