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邊曹操官渡之戰(zhàn),擁有北半個中國。西蜀西川的主人是劉璋,劉璋手下有個臣子叫張松,此人長得其貌不揚。張松見劉璋媕娿,暗中寫了西川地圖,想把地圖獻給曹操,好為自己圖個將來之計。因此,張松向劉璋建議,不如我們到北邊去跟曹操聯(lián)手,匡復(fù)漢室,共計天下,如今天下英雄非曹孟德莫屬。劉璋見張松說得有理,因此派張松為西川使者,前往許昌拜見曹操。而這個時期,行文中不慌不忙的說了一句“諸葛亮早已派人到許昌打探消息”。張松去許昌,諸葛亮卻派人去打探消息,為什么?文中沒有說。
張松來到許昌以后,曹操因見張松長得奇丑,先有幾分不悅。好在主簿楊修跟曹操說,這張松是個過目不忘之人,希望丞相不要慢怠了他。曹操說:“那好吧,明天校場點兵,讓張松過來。”
第二天校場點兵,張松來了。曹操問張松:“你看我這兵馬,可是兵強馬壯?”張松卻揭曹操的短處,說曹操的各種各樣的不是,比如說“割須代首”,說得曹操怒目而視,令手下趕走張松。
張松被曹操趕走了。本來滿腔熱情想給曹操獻西川地圖,曹操卻傲不為禮,張松心里好不生氣,在路上就想,方今都說劉皇叔劉備禮賢下士,思賢如渴,既然曹操如此不能容人,我干脆到荊州去拜訪一下劉備吧。張松來到荊州,未到荊州地界,早有一干人馬在城外守侯。一看,是趙云:“我奉主公之令,在此專候先生。”進得荊州地界了,館驛之中又有關(guān)羽率一干人馬迎候張松:“奉我哥哥之令,在此專候先生。”進得荊州城里,早有劉備率領(lǐng)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tǒng))、張飛等一干人馬迎出城外,迎接張松。這就是“三迎張松”。
在這“三迎”之中,沒有一人提到張松懷中的西川地圖。劉備與張松只是談起當今英雄,諸葛亮與張松講行軍布陣之法,唯有鳳雛(龐統(tǒng))偶爾不平“吾家劉皇叔乃當今皇室貴族,且無立身之地”,但也沒有說你張松先生懷中有個西川地圖,干嗎不給我?沒有一個人提。
三人飲宴之后,張松要走了,劉備直送出十里開外。在十里開外,劉備端上一杯熱酒:“張先生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與你見面??!”說完以后,不覺兩行熱淚奪眶而出。所以人們說劉備是哭出來的江山。劉備這一哭,哭動了張松的心房,當場擎杯在手,拿出懷中西川地圖:“明公如果有意取西川,松愿為內(nèi)應(yīng)。西川地圖在此,愿明公笑納。”這時候把西川地圖獻給了劉備。這是“張松獻圖”。
從這里面我們可以感到虛虛實實,表面上看是劉備的真誠感動了張松,是劉備和眾人都沒有對張松提西川地圖。但是細看,這明顯是諸葛亮導(dǎo)演的針對張松的心理戰(zhàn),目標是張松懷中的西川地圖。要不然為什么張松剛到許昌,諸葛亮就派人去許昌打探消息?諸葛亮早就知道張松懷中有西川地圖。所以,這明顯是諸葛亮針對張松的心理戰(zhàn)。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