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現(xiàn)實目標
首先,我們來看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xiàn)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在國內引起了廣泛反響,因為這是在黨的代表大會上第一次以全面依法治國作為黨代會的主旨,這也引起了全國上下對依法治國的關注?!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依法維護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安全穩(wěn)定,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jiān)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guī)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xiàn)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那么,實現(xiàn)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fā)。
我認為,在這些原則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依法執(zhí)政,既要求黨依據(jù)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jù)黨內法規(guī)管黨治黨。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就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
首先,憲法。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它規(guī)定了國體,規(guī)定了政體,規(guī)定了公民在國家中的地位,規(guī)定了國家機關的職權和職能。因此,維護憲法的權威,任何人、任何政黨、任何團體、任何組織都應該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從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能夠使我國的憲法得到良好的實施。如果憲法中的每一條條文都能得到很好的貫徹執(zhí)行,那么依法治國的目標就很容易達到。我們所要做的是什么?就是遵從憲法。每年的12月4日都是國家憲法日,公務員入職的時候要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宣誓,這都表明什么?我們要樹立憲法的權威,我們的愛國文化也應該樹立憲法的愛國文化。
其次,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fā)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那么,怎樣達到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就要提高立法質量、建立良法。什么叫良法?就是指制定的法律能夠得到百姓的認可,能夠得到廣泛的施行,法律具有合理的內涵,這就是良法。那么,怎樣制定法律才能達到良法的標準?就要恪守利民為本、立法為民的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的精神、都反映人民的意志、都能得到人民的擁護,要把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貫穿到立法的全過程。這就要求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法律的立、改、廢、釋并舉,增強法律法規(guī)的及時性、系統(tǒng)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所以我們必須要憲法掛帥,提高立法質量、立法水平,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項目征集、論證制度,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