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家教,在教育的內容上和導向上要全面實施,也就是說要以德智教育為雙軌教育。現(xiàn)在有些家庭說我也很注意教育,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這是單一性的教育,是重智輕德,對“成人”教育是很不到位的,所以要改變這種重智輕德的單面教育方式,因為只有智商而缺少情商,不能算成人,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他的心智發(fā)育是不完整的,他的情商會成為他在競爭當中、在合作當中的素質木桶中的短板。我們知道,一個木桶的能量不是取決于它的長板,而是取決于它的短板,素質木桶當中也是這個道理,情商不到位,智商再高也要受制于情商這個短板。所以對孩子的教育一定是成才和成人同步,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德智體美全方位發(fā)展的、智商和情商雙高的人才。
再有,一個人的德性精神素質也很重要。這里我想起一句話,“三代培養(yǎng)出一個貴族”。當然,從這句話里我們可以解讀出很多內容,但是今天我想重點強調的是西方人為什么說三代才能培養(yǎng)一個貴族。它強調的是貴族的精神、素質。貴族精神是什么?貴族精神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勇敢,保護弱小。西方貴族精神也講騎士精神,騎士精神就是對婦女、老、弱的一種責任。貴族精神的第二個特點就是要有社會責任感和國家的擔當。當然,貴族精神還有自尊,尼采說貴族最重要的精神是自尊,它強調的是什么?精神的自尊。所以不管是對弱小的責任,還是對國家社會的擔當,或是超越生命物欲的精神的追求,都是貴族精神的重要因素。
也就是說,不光中國社會注重對德性的培養(yǎng),西方社會也是一樣的。西方社會把它叫貴族精神,真正的貴族必須要有德性素質、責任擔當、尊嚴。對于中國來講,家庭就是社會細胞元點的這樣一個社會國家,是從歷史深處走過來的,在帶有濃厚的家國同構組織印記和家文化基因的社會,我們更應該強調、重視家庭當中對德性素質、精神素質的培養(yǎng)。富貴不是貴,真正的貴是德性素質的貴,這在東西方都是同一的,所以說家教非常重要。心智不光是智商,還包括情商,單有智商的人不能稱之為心智高。因此,要把德性教育、涵養(yǎng)教育、知禮儀教育、文明教育等方面的短板補起來,使家教全方位地落地,要全面、雙軌教育。
第四,要注重家風建設。
家風對人的成長和生活影響很大。家風是一個家庭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生活當中,或者是一個家族在長期生活當中逐步形成積淀下來的大家共同遵守的一些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價值取向等。傳統(tǒng)的家風在中國話語系統(tǒng)中強調道德人格的涵養(yǎng),用西方的話語系統(tǒng)來說就是培養(yǎng)人的貴族精神。家風在涵養(yǎng)這方面很重要,一個沒教養(yǎng)的人,等于說在人格品性方面就有一個大的缺陷,而且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不是幸福、和諧,甚至是說是不是有好的運氣,都和家風息息相關。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中引用了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民間還有一句話叫“傳兒金銀,不如教兒做人”,說的就是給孩子金銀財寶,不如留下好的家風,好的家風、家訓這種精神財富更加重要,它強調的也是家風的重要性。
家訓可以說是家風當中的一個承載,一種表達,是家庭的核心價值觀。除了家訓之外,在家文化當中還有家規(guī),家規(guī)是家庭里一些不成文的基本法。恪守好的家訓家規(guī)會形成好的家風,而如果家訓家規(guī)不好當然就另當別論了。所以說,家訓、家規(guī)、家風應該是一個家族中最寶貴的財產(chǎn)。
說到家風,黨員領導干部這一群體尤其要把家庭建設擺在最重要的位置,要帶頭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自律的同時也要帶動家庭所有成員廉潔自律、潔身自好。實際上我們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很多領導干部犯錯誤,問題都出在家風不正上,出在8小時之外的家庭生活中,害人、害己、害國家。所以黨員領導干部這個群體要為人民群眾、社會大眾作出好的表率,應該把家風問題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來。
家風重要,就要做家風的傳承、創(chuàng)新工作。傳承要挖掘,中國家文化當中有非常豐富的、厚實的、和家風建設相關的資源,好的家風是逐漸積淀結晶形成的,是難得的寶貴財富。古人講,“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代之智也”。所以說,家風的積累很難得,它并不是一兩個人就能積累下來的,而是要很多代地傳承,所以說,對于家風,我們要挖掘、傳承,還要創(chuàng)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