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化恐怖活動對于社會的危害,不僅僅表現(xiàn)在容易造成程度不同的社會恐慌心理,加重社會焦慮現(xiàn)象,造成整個社會民眾心理層面上的不穩(wěn)定性,更為重要的是,個體化恐怖活動有時還有可能同其他的社會矛盾交織在一起,互感互誘,相互加重。這一切,使得社會矛盾總體上的演化呈現(xiàn)出更多的不確定性的情形,進而影響到整個發(fā)展進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現(xiàn)經(jīng)濟滑坡,通貨膨脹率和失業(yè)率大幅度提升的情形,個體化恐怖活動數(shù)量增多強度增大的可能性會增大,對社會的負面影響也會相應增大。
由此可見,我們不能將注意力僅僅放在應對防范恐怖主義活動方面。個體化恐怖活動所造成的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同樣必須引起我們高度的警惕。
如何才能夠有效解決和防止個體化恐怖活動?需要從“標本兼治”兩個方面著手。從“治本”的角度看,關鍵應當是基于“防恐”而不僅僅是“反恐”做好兩個方面的事情。一是維護和促進社會公正。只要是能夠有效地改善民生并保障人們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和渠道,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讓民眾心存希望,從而鏟除個體恐怖活動的土壤。二是建設法治社會。只有通過法治社會的建設,才能使民眾的基本權利得到有效保護,才能使民眾做到“訴求有門”,進而處理好維穩(wěn)與維權之間的關系,以達到消除個體恐怖活動的溫床之目的。從“治標”的角度看,有必要建立一對一并能夠迅速同當事人聯(lián)系溝通的心理援助和法律援助的機制,使得一些有著不滿心理的社會成員能夠及時地表達自己的合理訴求,尋求援助,從而中止可能的激烈行為的實施。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